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新聞背後|如何正確分析世界

文/張俊獅

上一篇文章提到很多西方國家,不單止容許海盜劫掠行為,甚至發給他們牌照要求他們去劫掠,然後和海盜們瓜分搶奪回來的財富。

甚至整天把人權掛在口中的美國,他們目前的憲法也有明文規定國會可以發出這些劫掠牌照。把犯罪行為寫在自己國家最高憲法之中,這個不單止反映了他們的雙重標準,更映射出他們本身的思想及行為。

因此,有時見到很多西方國家口中雖然說支持人權,但是卻經常犯下反人類罪行就是這個緣故。但問題是很多人都不了解,誤以為這些經常宣傳人權的國家,就是按照自己掛在口邊的主張去執行的。殊不知,卻對很多雙重標準行為渾然不知。

畢竟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都是通過西方主流媒體獲取信息,如果媒體有偏頗,而大部分人又沒有時間自己去找資料對比,而是完全倚靠媒體提供新聞信息的話,最後的結果就是很多人都給蒙蔽了,卻不自知。

因此我經常告誡我的學生,對不同的事物,一定要多看多想。在判斷事物的過程中,不同領域及不同角度的資料,都要儘量多看。在思考過程中,則需要經常搜集不同角度的資料,然後通過自己獨立分析,才能夠達到兼聽則明的境界。

但是奈何現在有很多學生,寧可將時間花在手機,用打遊戲及看短視頻去消磨時間。他們可以花幾個小時不停玩手機遊戲,或者使用通訊軟件,都不會覺得浪費時間。

但是如果你叫他們自己找資料作分析時,則時間對他們卻忽然變得非常珍貴。因此很多學生研究一個課題時,很多都會通過西方的搜尋器去搜尋相關結果。然後再看一下西方主流媒體所提供的觀點,這樣便認為已經研究完畢。

整個過程中,很多學生根本懶得動腦筋去找網絡以外的其他資料,也完全沒有自我思考。所以很多時都是人云亦云,缺乏批判性思考。

大部分人不理解這種做法的危險性,因為過程中,學生根本就沒有分析,本質上只是找出別人的觀點再複述一遍而已。所以這個根本就不能算作分析,而只是抄襲其他人的思想,再自己表述出來的行為。

問題是,如果你將分析判斷交給別人,而自己連這個也懶得做。在分析的過程中,選擇完全相信這些資料,沒有去核查他們的報道,那麼西方的主流媒體便可以通過給你一些扭曲的信息,或者單方面的一些信息,使你判斷錯誤。

在這個過程中,搜尋器軟件也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需要明白,這個搜尋器軟件,對搜尋結果的排位其實不是完全客觀,而是受搜尋器公司的控制。公司可以通過指令,排除一些搜尋出來的結果,顯示一些他們想你知道的結果。

因此,如果在分析過程中只是依靠網上資料,甚至是只用搜尋器去查找相關結果,這個過程得出來的分析結果當然是非常非常的偏頗。

也因為如此,需要提醒一下,如果想真的了解事物的真相,一定要自己搜集非網絡的資料,然後再自行分析。

其實非網絡的世界還有很多資料,例如書籍、文獻、圖書館、博物館、政府資料庫及數據庫,都有很多資料。

網絡的資料不是唯一,只是其中之一。問題是,你願不願意行多一步,真正花時間去探求真理,或者因為懶惰而自願地被矇騙。

真理就只在一步之遙。

(作者為香港恒生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暨經濟學課程主任)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新聞背後|如何正確分析世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