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湖
前日(12月1日)深圳恢復「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起到立竿見影效果,周末訪港旅客人數迅即增加了10%。這是今年中央惠港政策的繼續延續。從上半年開始,中央政府緊鑼密鼓出台了一系列挺港措施:新增「個人遊」計劃城市、提高免稅額度、延長訪港商務簽注逗留期限、開通香港與京滬的高鐵動臥列車、內地旅客自香港進境內地攜帶行李物品的免稅額由8000元提高到15000元等,在在顯示出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提升經濟活力、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更高效流動的力度。
人流的匯攏聚集,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綜合來看,這一係列惠港政策組合拳,有助於吸引更多內地人士來港旅行及豐富在港購物生活體驗,促進本港零售及旅行市場增長。這對亟待提振消費信心的本港而言,不啻是天降甘霖的及時雨。
而此次深圳放開「一簽多行」政策,特別是由原來僅適用於深圳戶籍居民擴展到持有居住證的非戶籍居民,合資格申請人已超過1000萬人,每人均可以一年內無限次訪港(每次停留不超過7天),更具積極意義。深圳過去只是粵港交界處一個藉藉無名的小漁村,然而僅僅40年後,2018年深圳經濟已超越香港:當年香港實現GDP28453.17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24000.98億元。而深圳GDP為24221.98億元,高出香港221億元。2023年,深圳更以34606.4億元的GDP總量,大幅超越香港的26927.34億元,展示出深圳一路突飛猛進的良好勢頭。就經濟實力而言,深圳已不經意間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一個有1000萬人口可以不受限自由往返兩地的新興經濟體就在身邊崛起,這對已具有更長自由市場傳統、更良好公共秩序治理、更和諧人文環境、更開放國際視野的香港來說,應該是一個互利互惠、共謀發展的好機會。
當然,這對香港亦提出了挑戰:兩地一衣帶水唇齒相臨,歷史文化背景大致相同,40年下來絕大部分深圳人對香港都已不陌生。那麼如何能進一步吸引鵬城市民多來香港,來了也非匆匆往返,而是能停留下來,享受香港世界一流的城市、人文、自然相交融的迤邐風光?
在香港傳統購物和旅遊項目發展維持好的基礎上,香港如何提升影響力,服務好鵬城來客,讓他們吃得好、住的好、玩得好、買的好,還需要更多思量。其實,香港仍然有內地城市少有的自然和城市人文風光,比如麥理浩徑、萬宜水庫和千島湖美景;香港聯通東西中外的百年歷史,更是形成了香港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香港保留有眾多世界各個宗教派別的宗教活動場所,都是需要遊客在浮光掠影式旅遊之外細細體悟的精華亮點。
世事無常,看似總在起伏變化,不過終有其基本規律:就商業而言,無非以好的產品和服務,吸引客人。讓深圳市民出行香港固然要想出更多辦法,比如交通機構營辦商、支付平台、免稅品店及商場等,要為深圳旅客度身定做多項跨境交通、餐飲及消費優惠;旅發局亦需加強宣傳,吸引深圳旅客來香港旅遊及消費。在筆者看來,最想奏效的是以獨具文化特色的旅行體驗,來留住客源。在這方面,日本值得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