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自願醫保賠償涉較多非緊急開支 醫衞局:會適時檢視相關設計指引

李夏茵指,截至今年3月底自願醫保認可產品的保單數目約為134萬張。(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點新聞報道】選委會立法會議員陳沛良擔心自願醫保計劃的推行情況,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今日(4日)表示,即便經歷新冠疫情,自願醫保投保數目仍能錄得穩步增長,最新2023年的數字顯示自願醫保已佔本港個人償款住院保險產品市場近三分之一。她相信,長遠而言自願醫保會成為個人償款住院保險產品市場的主流規範,並在有需要時選用私營醫療服務,減輕公營醫療制度的負擔。

李夏茵指,截至2024年3月31日,自願醫保認可產品的保單數目約為134萬張,其中97%受保人購買「靈活計劃」,反映市場上不少消費者均期望得到較高醫療保障。在所有受保人當中,超過一半(約53%)為40歲以下人士,約35%為40至59歲人士,約12%為60歲或以上人士。

被問到會否提高扣稅上限,李夏茵解釋,目前屬於合適水平,當局會視乎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不時作出檢視。她又引用最新2022/23課稅年度的數字,約74%受保人均可獲全數稅務扣除,強調醫務衞生局會持續監察自願醫保的推行情況,收集市場數據,並聽取各持份者的意見,以配合政府各項公共衞生政策。

陳沛良留意到,不少賠償屬於非緊急或非高迫切性醫療開支。(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立法會議員陳沛良留意到,不少賠償屬於非緊急或非高迫切性的醫療開支,例如「脫疣」、「照腸胃鏡」等,導致保費增加不少,詢問當局會否檢視設計。李夏茵解釋,自願醫保已訂明不包括美容、整容等服務,如果涉及美觀等情況,不應納入自願醫保的收費範圍內,又提醒保險業界避免同類情況,以免造成保費顯著增加,影響醫療保險,當局會適時檢視相關設計指引。

自由黨邵家輝留意到,許多香港市民即便購買保險,依然堅持使用公營服務。李夏茵分析指,有345萬名市民購買個人保險,或持有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險,較多市民選擇使用公營服務,除了是個人選擇之外,亦涉及個別私人醫療機構的收費缺乏透明度,這也是政府未來立法工作的方向之一。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相關報道:

自願醫保擬擴至中醫醫院 議員料保費不會大幅增加

政府擬將中醫醫院納入自願醫保計劃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自願醫保賠償涉較多非緊急開支 醫衞局:會適時檢視相關設計指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