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嶺略世界|歐洲國家挖空心思阻特朗普弱化軍事承諾

文/張介嶺

特朗普勝選,美歐關係恐進入新的動盪期。尤其是美國下屆政府將如何重塑與北約之間的關係,對歐洲和全球安全格局都產生深遠影響。其中,軍費分攤仍是美國與北約成員國之間的重要議題。

早在小布殊和奧巴馬在位時,美國就敦促北約盟國增加國防開支。特朗普第一次執政期間,也多次抨擊美國在北約承擔軍費比例最大,不斷施壓其他成員國增加軍費開支。今年年初,他甚至在競選集會上威脅,會「鼓勵」俄羅斯對防務開支不足的北約盟國「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言下之意是,如果你軍費預算不夠,就莫怪我對普京侵略擴張不管不問。

此言雖然難聽,卻道出了北約成員國軍費分攤依舊不平衡的現狀。不過,客觀地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北約成員國大幅提高了國防開支,預計今年32個成員國中有23個國家將超過GDP的2%,其中,波蘭已超過了GDP的4%。這既有美國不斷敲打的作用,也是俄烏衝突情勢使然。在特朗普新的任期內,北約內部軍費分攤料將出現以下趨勢:

首先,北約成員國自願增加軍費的緊迫性增強。近年來,北約不同區域軍費支出差距拉大,東部前線國家早已達標,而意大利、比利時、西班牙等更往西的國家仍不到GDP的1.5%。2023年北約軍費近80%仍來自美國。特朗普料將施壓更多國家提高國防預算。這不會引起太大爭議。俄烏衝突給歐洲敲響了警鐘,越來越多的北約成員國開始反思防務投入不足問題。

不久前,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承認,許多歐洲國家增加國防預算行動遲緩,錯失2014年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發出的警示,按下了鬧鐘的貪睡按鈕,直至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才作出實質性反應。目前,越來越多的北約國家意識到,原先確定的2%國防預算遠遠不夠。

11月25日,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波蘭五國國防部長在柏林舉行防務會議並承諾,歐洲將加強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擴大國防開支。皮斯托里烏斯稱,無論國防預算增加到2%、2.5%還是3%,縮小能力差距最重要,而提高北約的能力將要求增加國防開支,他們將就國防開支超過2%議題進行討論。

早先兩天,北約秘書長呂特在佛羅里達州還與特朗普就「北約面臨的全球安全問題」舉行會談。此前,他在布達佩斯舉行的歐洲政治共同體峰會上不僅讚揚了這位當選總統要求北約國家增加國防開支的努力,還承諾將增加軍費,「遠遠超過2%」。特朗普「在這一點上是對的,只有2%無法達到目標」。

與呂特持相同看法的不在少數。新任歐盟國防和太空專員安德里·庫比利烏斯在歐洲議會聽證會上說,「我們需要討論,但是這也許是北約的事情,我們可以要求北約討論,2%的目標是否足夠」, 「在我看來,這還不夠」。愛沙尼亞的國際防務與安全中心主任因德雷克·坎尼克直言,「如果美國在安全方面的支出為3.5%至4%,而歐洲僅為1.5%至2%,這是一種不平衡」。

第二,特朗普如何減少對北約的投入成焦點。歐盟最擔心特朗普上台後會退出北約。現在看來,這種可能性不大。10月下旬,候任副總統萬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特朗普再次當選,會讓美國留在北約,但北約不能只是一個「福利受惠者」。特朗普希望北約強大,以及北約國家切實承擔起自己的防務負擔。

然而,這並不等於說增加了國防預算就萬事大吉。目前,駐歐美軍數量有10萬餘之眾,這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拜登上台後努力重建跨大西洋關係,通過援烏傳遞清晰信號,在面對共同威脅時,美國將毫不猶豫地承擔起領導責任,維護聯盟的安全與穩定。為了增強對俄威懾力,他不僅在歐洲增兵,還在波蘭增設一個前沿指揮所,並將駐紮在西班牙的驅逐艦數量由4艘增至6艘,可謂不遺餘力。

歐洲人擔心,特朗普上台後一旦逆勢而動,無論是削減或取消對烏援助,還是減少美國對北約承擔的費用,抑或從歐洲大陸撤軍,都將對歐洲整體安全構成重大威脅。這可不是杞人憂天。原因是,美國保守派不斷有人主張利用特朗普對歐洲軍費支出的不滿,鼓動他重返白宮後力推「休眠北約」計劃,引領美國逐漸淡出北約,迫使歐洲人自己保衛自己,美國僅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提供海軍和後勤支持,從而將美國與北約盟國的關係從「負擔分攤」轉向「負擔轉移」,以便更好地集中力量應對中國的軍力崛起。

第三,中國因素或被再度熱炒。值得警惕的是,有人趁勢鼓吹「中國威脅論」,指稱俄烏衝突已演變成一場代理人戰爭。愛沙尼亞駐英國大使維爾賈爾·盧比稱,不妨將北約援烏制俄的重要性與美國保守派對中國的忌憚聯繫起來。伊朗武器已流入烏克蘭和中東,「我不知道朝鮮軍隊出現在烏克蘭領土上會否改變考量」。「如果這是烏克蘭的一場代理人戰爭,而俄羅斯是代理人,是中國的代理人,那該怎麼辦?」

英國國防大臣希利亦就朝鮮派兵援俄事評論稱,這「不僅僅是擔心歐洲衝突升級的可能性,與印太地區的安全關切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毋庸諱言,西方一些人篤信,中朝都寄望這場戰爭俄羅斯佔上風,削弱美國及其盟友的影響力,建立俄羅斯認同的「後西方」世界秩序,擺脫美歐主導全球的國際格局。即使特朗普減少對烏支持,也難以改變這場戰爭的代理人性質。

這種無端猜疑難以成立。俄烏衝突爆發後,中方一貫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積極勸和促談,嚴格管控軍用及軍民兩用無人機,從未向衝突的當事方提供致命性武器,更未像一些國家那樣搞雙重標準,拱火澆油。「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任何對中方的妄加猜測、污衊、抹黑都是不負責任的,也不得人心。

第四,歐洲武器採購無序競爭將加劇。無論如何,特朗普預計將弱化對歐洲盟友的承諾。對歐洲而言,減少對美國的防務依賴、實現戰略自主,恐將大勢所趨。這將促使歐盟與英國加強國防工業合作。另一方面,美國迄今仍是北約主心骨,某種意義上,沒有美國,就沒有北約。為了討特朗普歡心、防止俄羅斯繼續擴張,波蘭等北約前線國家勢必優先考慮本國安全需求,尋求與美國達成更多雙邊軍火採購協議。

美國軍火商自然可望從中大獲其利,但歐洲國家若無力改變軍購各自為政、缺乏協調局面,歐洲內部的國防工業合作將受到損害。歐盟能否加強內部協調、有效落實歐盟《共同採購法》,至關重要。否則,歐洲軍工產業碎片化現狀恐難以改變。當然,美歐矛盾,最壞也只是「兄弟鬩牆」,有關特朗普上台後會向俄羅斯「一邊倒」的想法純屬一廂情願。歐洲大國料難讓步或對俄示弱。危急時刻,跨大西洋兩岸還是會「外禦其侮」的。

(作者為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嶺略世界|歐洲國家挖空心思阻特朗普弱化軍事承諾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