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見到莫言先生,很容易被他身上的責任感和對社會發自內心的關照所感染,這種精神在他的作品中也清晰可見。點新聞記者近日在專訪莫言先生時,詢問了他近些年投身慈善的初心。
近年來,莫言先生與朋友王振共同啟動了「兩塊磚公益基金」,並與幾家慈善公益單位聯合發起為「先心病」和「孤獨症」兒童捐款的項目。他們通過公眾號「兩塊磚墨訊」的傳播平台,奔走於西部地區的很多地方,向廣大讀者傳播了慈善理念。讀者們不僅透過照片、視頻、詩句、書法,欣賞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也為「與莫言同行」項目眾籌到了款項。
「與莫言同行」公益行動公益项目上線騰訊、阿里公益當晚,非洲大草原上一片寧靜,莫言先生抬頭可以看到天上燦爛的星斗。在篝火邊,莫言和王振率先每人捐款十萬元。當手機完成了第一筆捐款後,便看到有一顆巨大的流星,拖着金色的尾巴,劃破了天鵝絨一般的夜空,他們的心裏一片燦爛。「兩塊磚」寓意着公益是綿長奉獻的路,萬里長城始於最初的兩個人、兩塊磚,從兩塊磚勢必累積到無數塊磚……
點新聞記者好奇,為何莫言先生本人對「先心病」孩童如此關注。莫言先生透露,發起計劃的初衷源於他曾患有心臟病,在找著名心內科專家胡大一教授求醫的過程中,了解到醫生朋友參與救助困難家庭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善舉,於是深受感染,率先將自己的125萬稿費捐給了紅十字總會。
這個病有多特殊呢?莫言先生惋惜地說,「先心病」兒童如能得到醫治,就能變為正常人;如若不治,輕則喪失勞動能力,重則夭折。莫言先生用「畫龍點睛」來形容這項善舉。點新聞記者在採訪中有感而發——這是「點石成金」,在孩子們生命的起始,幫他們扭轉命運的走向,善莫大焉。
在回應點新聞「對救助兒童及其家庭的積極影響」這一問題時,莫言先生回憶起一名綽號為「小腳丫」的兩歲小朋友。一次,莫言先生在醫院看望患病兒童時,親切地握了下孩子的腳丫,「他的腳很涼,有氣無力坐在床上,小可憐一樣。」這一鏡頭當時被記者拍下,並廣為流傳。如今,當初的「小可憐」已出落得調皮、健壯、健康,再見莫言時,親切地喚一聲「爺爺」,感動得莫言眼含淚花、內心暖洋洋。善意完成了它自身的溫暖循環——「我要感謝這個孩子給了我們行善的機會,以及幫到別人的價值感和巨大快樂。」
在基金會接受到的涓涓善款中,有幾十萬人參與其中。雖然莫言本人的捐款早已高達數百萬之多,且今年「愛心獎」所得19萬美元也將悉數捐出,甚至過年時寫「福」「壽」字都能拍賣到500萬元人民幣,但莫言在採訪中卻大加讚賞「一分錢」的捐款。莫言坦言:「我不表揚捐幾萬的,我表揚捐一分錢的,這樣的人還挺多的,錢雖不多,但卻是對我們精神上的巨大支持;哪怕你把富可敵國的財富全部捐出來,也未必能夠滿足這個社會的慈善需要,但只要越來越多的人捐出一分錢,便會積少成多。」莫言說,過去理解「與人為善」就是對別人好一點的意思,後來查了字典,才知道它的本意是「大家一起做好事」。
這位人民解放軍退役少校出身,如今是百姓心目中大作家和大網紅的莫言先生,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文學創作和慈善是不是具有相同底色?他認為,兩者的底色都是「善」。「儘管作家在文學作品中可以毫不留情地批判惡、揭露惡,但終究還是為了彰顯善的力量,善終將戰勝惡,一個作家最終還是要歸於善——這是自有文學以來,一個基本的原理。」自此,莫言的身份中還可以加上「慈善家」三個字。
「華人世界裏,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比比皆是,我沒幹多大的事情」,莫言先生最後說。
公益背景
「與莫言先生同行」公益行動計劃是由《中國慈善家》雜誌,聯合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先生、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等共同發起的慈善文化傳播與公益實踐平台。北京愛爾公益基金會兩塊磚文化《中國慈善家》於2023年7月14日成立「兩塊磚公益基金」,作為「與莫言先生同行」公益行動計劃的實施主體。
截止2024年10月30日,兩塊磚公益基金,已發起「莫言同心」、「與星同行」、「健康童樂園」三個公益項目,救助幫扶家庭困難的先心病、孤獨症兒童和鄉村兒童早期發展。「兩塊磚公益基金」帶動逾35萬人次參與公益行動。「莫言同心」項目已資助170餘名先心病兒童進行手術治療,為15萬餘名青少年進行先心病公益篩查。「與星同行」項目支持22個省(市、自治區)48個城市開展孤獨症康復技能培訓,將賦能1000餘個孤獨症兒童家庭。「健康童樂園」項目計劃在一年內,為貴州畢節16個幼稚園和100戶家庭捐建兒童樂園。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林姵吟教授主持了莫言先生在港大的分享會,她認為莫言可樹立一個榜樣,彰顯名人參與慈善可如何激勵更多人參與其中,為慈善組織帶來更多支持。「只要是真誠地投身其中,作用應該是不小的,即使不容易量化,還是頗為正向的力量。」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視頻攝製:鹿洺、任青)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