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品評四方|大灣區經濟正恢復上行軌跡

文/關品方

對經濟前景的預期,最難的一件事就是經濟循環周期何時見頂和何時見底。現時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有望率先恢復上行,現正獲得全球資本的青睞,不少港人可能已經覺察到。香港特區政府在這方面,老實說做了不少工作。怎樣能夠提綱挈領地用文字精煉地把近期的趨勢說清楚?不是容易的事情。本文嘗試這樣做。

香港特區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動能主要來自金融,由金融市場帶動。筆者認為,廣東省在各方面已在默默耕耘,例如有關提供農業保險和特色信貸,幫助農業產業扶貧振興。這方面和香港特區關係不大,略過不提。只談兩個方面,值得我們高度注意。第一就是跨境理財+終端平台,加速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這是有深遠影響的舉措,現時已經看到成果。新冠疫情之後,人民銀行推出《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共有26條金融措施,提供強有力支撐,很多政策是內地其他地區沒有的。「跨境理財通」連接香港和廣東,因為香港作為一個開放的金融市場,資產配置比較內地具有靈活性和開放優勢,內地居民對香港的理財產品很感興趣。內地市場利率較低,追求較高收益的內地居民(不只是大灣區和廣東省)願意到香港購買理財產品。理財通業務的推出,讓大灣區內居民可以跨城投資,購買區內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這是大灣區內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一個重要政策,對香港幫助甚大。廣東省金融監督管理局和香港金融管理部門就有關金融政策方面一直有充分交流互動。香港居民非常關心的在大灣區置業購房的跨境貸款問題,如今已經達成共識,實現內地徵信互通,解決香港居民在大灣區購房抵押和月供的問題,讓大灣區有更多銀行能夠辦理見證開戶,方便三地居民置業和往來。

此外,到香港購買保險已成趨勢。如今在廣東省內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已經設立港澳保險售後服務中心,現時已經有大約三百萬左右的內地居民(不少來自大灣區和廣東省以外)在香港購買保險,其中很多保險是跟大病醫療有關,金額巨大。這些保險的續保和賠付問題,長期以來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在廣東自貿區內開設港澳保險售後服務中心之後,可以更好地為購買香港保險的三地居民服務(因為有不少港澳居民已移居到大灣區)。這一系列政策都對大灣區的進一步互聯互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數字政府+金融科技,以確保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廣東省為了致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痛點問題,在新冠疫情過後,已經構建數字經濟+金融科技,加強支援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創造出廣東模式。簡言之,是依託廣東省數字政府的數據資源,運用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手段,建立了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台。通過這個中小融平台,已經實現累計服務企業4萬家以上,入駐平台的金融機構超過400家,發布金融產品超過1000款,累計實現融資接近200億元人民幣。根據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信息,智能融資板塊特別受中小企業歡迎,因為實實在在幫到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和融資慢的問題,填補過去一段時期網貸信息平台(俗稱P2P)由於缺乏適當的有效監管,容易出現詐騙或非法吸收社會資本的漏洞。這方面香港特區政府可以學習,照辦煮碗,加強中小微融資平台的推廣,在微信、whatsapp等社交平台上推廣宣傳,爭取香港的中小微企業能夠得到充分照顧。這樣做,公帑使用將更為有效,比較所謂燒煙花式的個別單項盛事活動更有效,因為有長期的持續性。重點是要通過現代金融手段,把政府資源運用好,用專項投資基金、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資金(通過香港特區)參與大灣區建設。

廣東省在推進機場、鐵路、高鐵等部門混改(國企+民企混合改造、推動新型信息通訊等新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方面,由政府推動投資總需求,讓更多社會資本以PPP(公營和民營建立夥伴關係)的模式參與進來。此外還設計了「聯合基金」,和大型保險公司合作,吸引閒散的社會資金參與到廣東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方面香港特區應該及早融合到廣東省大灣區基礎建設整體規劃和具體計劃中,讓大灣區內的交通更為便捷,有更多通用機場和高鐵站,通達到每一個市縣,尤其是粵東西北,實現環珠三角高鐵網和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將來低空經濟發展起來,更是其勢銳不可擋。應早為之計,參考廣東模式,發揮特區優勢,互相充分配合。

總而言之,香港特區政府應該加強和相關的投資銀行合作,為香港怎樣融合到大灣區作出各種募資方案,通過大灣區的便利金融制度,吸引更多境外低成本的資金(包括保險資金、主權基金以至家族辦公室信託基金)到來,作出具體安排,支持大灣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在金融助力之下,估計一定會為基礎設施新階段的建設提供更便宜更長期的資金。香港在這個過程中必定大受裨益。

香港現時總體社會心理仍然傾向於負面,未能夠充分理解到已來到臨界點,經濟已經到達低谷,快將恢復上行,重拾回升軌道。在這個轉角時期,特區政府更要責無旁貸,勇於及時進行逆周期調節。資本是用鼻追索,用腿轉向。現時全球經濟相對低迷,遠方戰爭頻仍,美國政局不明;大灣區有完整的產業鏈,有高質的勞動力,有龐大的消費群;珠三角地區是全國人口最年輕的區域,產業基礎和金融基礎雄厚,銀行儲蓄存款高企,境內外資本正加速向珠三角、大灣區和廣東省匯聚。因此大灣區其實已經率先在全球經濟緩行的過程中恢復攀登的態勢。具體數據留待學者專家們介紹就好。

春江水暖鴨先知,過去一年,香港不少居民熱衷於北上(到深圳、東莞、廣州、佛山)消費,固然是表面現象,其實裏面有極深層意義:是資源重組和動能積聚。資源和動能正是六種新質生產力的其中兩種,筆者以前已詳細分析過,不贅。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品評四方|大灣區經濟正恢復上行軌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