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集思廣宇|財赤高企毋需過度恐慌 慎防削減開支須警惕反效果

文/李廣宇

特區政府近日公布2024/2025年度財政赤字,預計將會達到1000億港元,遠超原先估計的481億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將透過「節流開源」來應對赤字,其中的「節流」尤其可能波及醫療及社會福利等公共開支領域,令不少市民擔心影響未來的公共服務質素。筆者認為,目前政府債務負擔偏低,毋需過度恐慌,相反,政府帶頭大幅削減開支,很可能造成反效果,進一步打擊經濟復甦及市民消費意慾。

的而且確,過去數年,礙於新冠疫情,政府必須持續推出防疫及經濟刺激政策,造成財政赤字飆升。時至今日,儘管新冠疫情的陰霾已經消散,但其後遺症依舊影響全球。舉例來說,疫情促成網購和在家工作熱潮,衝擊包括商舖和辦公室在內的商業房地產市場。而更嚴重的是,美聯儲需要激進加息,消化疫情期間帶來的巨額鈔票,並且間接造成住宅市場低迷。因此,特區政府無法依靠賣地等主要收入來源填補赤字,並不令人意外。若然回顧上一個財年,政府財赤達到1016億港元,比最初預算的544億多出一倍有餘。本年度財赤預測繼續攀升也在情理之中。

而事實上,本港財政儲備依然充裕,仍有7000億港元左右的資產,足夠支撐至少五年時間。再者,政府的債務水平在全球範圍內屬於偏低水準,財赤擴大絕非意味着香港陷入無法承受的財政壓力或債務危機。

政府考慮削減公共開支,特別是醫療及社會福利開支,確實可能在短期內幫助平衡財赤,但長遠來看,這樣的做法無疑會對市民造成巨大影響。本港人口老化速度加快,醫療服務需求不斷上升,削減醫療開支將直接影響公共醫療系統的質素,增加市民的經濟負擔,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及長者。

同樣,削減社會福利支出會打擊最需要幫助的基層市民。社會福利如失業救濟、長者津貼和綜援等,對於穩定基層民生至關重要。削減這些支出,將令弱勢群體生活壓力倍增,進而影響整體社會穩定。更重要的是,當市民對自身的健康保障和生活穩定性缺乏信心時,他們會傾向減少消費,更會進一步打擊內需,導致經濟復甦更加困難。

筆者認為,政府要維持現有公共支出,尤其是醫療、社福及基建等領域,對經濟復甦而言至關重要。李家超近日強調,政府將繼續推動基建項目,開拓中東、東盟及中亞等新興市場,為香港創造新增長點。這些舉措無疑有助於提升香港經濟動力,但穩定的內需亦是支持整體經濟結構的重要力量,內需正正依賴市民的消費信心和購買力,而非單純依靠外部市場。

公共醫療、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等領域的投資,不僅能創造就業機會,還能提高市民生活質量,進一步促進消費。基建項目如機場三跑道系統、啟德體育園等,相信能吸引更多國際盛事和旅客,將直接促進服務業的發展,為經濟復甦提供動力。這樣的公共投資所帶來的長期經濟回報,遠高於短期削減開支所節省的資金。

筆者認為,本港的財政管理應着眼於更長遠的經濟發展,而非單純地追求短期的財赤削減。當前,政府可以通過提高開支效率、優化資源分配、推進數碼轉型等措施來減少行政成本。此外,政府亦可考慮適度增加債務,透過發行長期債券或採取其他融資手段,為大型基建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在短期內緩解財赤壓力,也能為未來經濟增長打下基礎。只要特區政府與各界持續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創新和多元化發展,必然能平穩度過當前的財赤挑戰!

(作者為香港I.T.人協會會長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集思廣宇|財赤高企毋需過度恐慌 慎防削減開支須警惕反效果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