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感動香江」獲嘉獎 他們有話說

【點新聞報道】「2024感動香江」頒獎典禮今日(12日)假香港君悅酒店隆重舉行,大會頒發多個「感動香江團體」「感動香江人物」及「感動香江特別致敬」獎項,以表彰香港深具正能量、感動人心的人物、團體,包括對香港社會進步作出傑出貢獻者、自強不息卓越表現者、引領現代社會優良價值觀者、傳承發揚中國傳統美德者等。

「2024感動香江」頒獎典禮舉行,頒發多個「感動香江團體」「感動香江人物」及「感動香江特別致敬」獎項。(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攝)
香港紀律部隊義工服務隊(海關)獲頒獎項後合影留念。(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攝)

「2024感動香江團體」的獲獎者包括香港紀律部隊義工服務隊(海關),香港消防處——石澳居民撤離行動小組,食德好。「2024感動香江人物」獲獎者包括粵劇傳承人、演藝及戲曲界藝人汪明荃,「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陳葒,常青義工蕭亞意,33個孩子的寄養媽媽龔黃螢敏,愛心寄養夫婦鄔志遠及徐亦妮,流浪動物收容中心「阿棍屋」創辦人謝婉儀,跨越語言障礙的非裔義工Sanday Chongo Kabange。獲獎團體及獲獎者在獲頒獎項後還分別發表獲獎感言。

香港紀律部隊義工服務隊(海關)代表說,義工行動中有很多片段令自己感動。(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攝)

「2024感動香江團體」獲獎者

香港紀律部隊義工服務隊(海關)表示,義工服務隊工作時一直秉承助人為樂的宗旨,隊員中有退休及現職的同事,他們均帶領親友一起參與活動,義工隊曾在颱風「山竹」後疏導交通、還一起攜手應對「黑雨」,後續將去更多的地方幫助市民。有一些事情曾令義工隊印象深刻,如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義工隊外出運送物資給缺乏食物的家庭,途中休息時,一位隊員說自己的太太也被感染,但因為有更多的家庭需要幫助,這名隊員仍堅持外出運動物資。

香港消防處——石澳居民撤離行動小組代表說,平日的工作中經常會為市民考慮多些。(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攝)

香港消防處——石澳居民撤離行動小組表示,回想整個救援行動,最重要的是各部門的合作和對彼此工作的認知,將浮橋從北角消防局拆出來運至石澳其實風險很大,不同部門都派出同事協助運送,柴灣的同事也在安慰居民,其他部門的同事也幫忙在現場加固浮橋。整個行動前所未有,均為根據現場情況評估、想出來的。此外,平日的工作中經常會為市民考慮多些,但這次居然是市民為行動小組考慮多些,有石澳居民自發協助消防人員工作,幫忙傳遞物資,感覺是村民感動回行動小組。

食德好團隊代表獲頒獎項。(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攝)

食德好團隊代表表示,最初發起這個食物回收計劃的初衷是在街市看到很多商販,在收市時丟掉賣剩下的蔬果,發現其實社會還存在很多食物分配問題,於是便動員義工去街市收集剩下的食物再分配,解決不同市民食物的問題。起初是從簡單的手推車行動,演化為今日從街市等地處理不同的剩食,再分配給不同的市民解決飢餓的問題。

汪明荃希望能將粵劇傳承。(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攝)

「2024感動香江人物」獲獎者

汪明荃表示,中國有300多種戲曲,自己在香港接觸到了粵劇。她表示,自己很喜歡粵劇舞台上的「唱作念打」,自己還去了解了其中的發展及傳承工作,但很長一段時間發覺粵劇無人關注,其後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粵劇的台前幕後工作中,希望能將其傳承。

陳葒希望能將善意一直在社會傳承。(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攝)

陳葒表示,自己曾經當校長那幾年,看到很多基層的孩子在學校得不到學業上所需的幫助,然而很多孩子單單靠自己無法跟得上學校快速的學習進度,但又無能力負擔校外昂貴的補習費用,造成學習上信心不足、有挫敗感。其後,便想在學校以外利用社會力量,以免費的形式幫助這些孩子,所以就離開了學校,召集社會上的力量幫助基層家庭的孩子。他對許多參加過補習班的孩子又再度成為補習班的老師感欣慰,看到了善意的傳承,希望這種善意能一直傳承拓展下去,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蕭亞意表示,只要自己身體好義工將會繼續做下去。(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攝)

蕭亞意表示,自己今年93歲了,未來的義工活動只要自己身體還好,有一日便會做一日。她說,自己平時做義工時會派單張、照顧小孩等,覺得能幫到人就好。令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幫人照顧小朋友,最開始她看不懂小孩的功課,也不知道怎樣輔導,但自己也從未放棄,掰着手指頭慢慢算,後來自己也學會加減算數。

龔黃螢敏認為,每個小天使都有他們的長處。(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攝)

龔黃螢敏表示,雖然自己本身是一個病人,但早前集合了全家人的力量,從環保開始在柴灣收集物資給到有需要的家庭,她認為每個小天使都有他們的長處,所以便開了一間舖子發揮他們的長處,作為一個媽媽,看到他們得到僱主賞識,很開心。她提及老公即使工作辛苦也願意支持和幫忙,有時也看到大一些的孩子邊做功課也邊幫忙照顧小一點孩子,相信這些的經歷,會影響他們在長大後也更願意去幫人,她說「香港人可以幫到香港人」。

徐亦妮和鄔志遠表示,會將寄養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對待。(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攝)

徐亦妮和鄔志遠表示,其實自己家中只有兩人,都還有空間照顧小朋友,便覺得應該可以再善用空間幫到更多有需要的小朋友,對寄養的孩子來說,亦不需要特別去做什麼,只要當自己的孩子去對待就好。

謝婉儀呼籲市民,打算照顧一個生命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能否照顧它一生一世。(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攝)

謝婉儀表示,中心成立是因為自己的狗狗「阿棍」,為了對阿棍的承諾,開始接收過千隻的動物,去照顧和教導它們,很歡迎不同學校團體來中心參觀和體驗清潔照顧,教育學生重視生命、關愛生命。她呼籲市民,每一個生命都很重要,打算照顧一個生命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能否照顧它一生一世。

Sanday Chongo Kabange表示,回饋社區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攝)

Sanday Chongo Kabange表示,自己不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但香港是他的第二個家鄉,他認為自己要回饋社區,這是他的責任和義務。他表示,今天是我幫別人,明天或許是自己受到幫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颱風期間探訪了在太古城居住的長者,讓他覺得自己所做的很有意義。

(點新聞記者報道)

相關報道:

感動香江|杜凱琹:感謝大文集團不間斷報道巴黎奧運助力健兒

(有片)感動香江|巴黎奧運及殘奧港隊代表團獲特別致敬(附名單)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感動香江」獲嘉獎 他們有話說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