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紀念日,同時是候任特區官員宣誓就任的歷史時刻。自澳門回歸以來,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GDP由1999年的519億澳門元增加至2023年的3795億澳門元,增長超過6倍。截至今年9月底,澳門財政儲備達到6170億澳門元,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市民生活亦不斷改善。點新聞記者走訪澳門大街小巷,訪問多名本地居民,分享他們對澳門變遷以至對新一屆政府的期望。
李女士在澳門長大,形容自己很高興,可以見證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中央落實「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她大讚中央過去25年來對特區百分百支持,例如超強颱風「黑格比」和「山竹」吹襲澳門後,解放軍駐澳部隊協助清理街道垃圾,維護市面整潔,避免瘟疫發生;新冠疫情爆發時,國家亦無私地提供口罩和疫苗,令市民不用恐慌。
同樣是土生土長的馮先生,指出自己有幸目睹澳門回歸祖國踏入銀禧,即25周年,形容在葡治時代,澳門市民經常遇到不公平對待,例如管治權掌握在葡國人手中,澳門當地人很難獲聘公務員。幸小姐則認為,澳門25年的成就是由每一屆政府累積而成,當中包括興建跨海大橋、輕軌等,感謝每一位特首和愛國愛澳的議員盡忠職守,同心為民。
對於25年來的變化,80後的陳先生表示,自從回歸以來,澳門在經濟、文化、福利、治安等方面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治安和經濟。高女士則舉例,醫療福利大幅提升,例如醫院數目增加、65歲及以上人士等享有更多醫療福利,即便不幸罹患癌症,需要服用價格高昂的標靶藥也是不收一分一毫。
被問到對候任團隊的期望,馮先生指,即將上任的行政長官岑浩輝原來曾是終審法院院長,是法律界的權威人士,熟悉澳門法例,而他的管治團隊普遍都是資深公務員,了解當地的結構性和深層次問題,希望團隊上任後,用新思維、新政策,迎難而上,應對挑戰。
陳先生期望新一屆施政團隊履職後,在青年生涯規劃着墨多一些,例如為創業青年提供大灣區補貼,鼓勵他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李女士就建議,政府可積極考慮在新口岸興建街市、泳池等公共設施,便利該區市民。高女士提到,澳門民生區的中小微企經營情況明顯轉差,期望管治團隊帶動商界和社團合作,鼓勵留澳消費。
馮小姐認為,除了中小企之外,中年人士亦是社會最需要關心的群體之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少」,經常夾在兩代人的情緒中間,容易出現壓力,認為政府要關注更多中年人的健康情況,提高他們的生活質素。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