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有鑑於近年內地和海外相繼發現桌墊的塑化劑含量超標,消委會從文具店、書店及網上平台等購入15款桌墊樣本,包括8款切割墊、3款書寫墊、3款繪畫藝術墊及1款一般枱墊,每張售價介乎$10至$198,測試後發現有7款(約47%)的4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DEHP、DBP、BBP及DIBP)總檢出量,超出歐盟REACH法規的0.1%濃度上限,總檢出量最高的一款樣本更高達上限的222倍。
鄰苯二甲酸酯有不同種類,通常被用作軟化劑,以增加塑膠的柔韌性、透明度、耐用性及使用壽命。根據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的資料,是次測試的7種塑化劑之中有4種被列為生殖毒性類別1B物質,分別為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鄰苯二甲酸丁苄酯(BBP)和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動物實驗顯示該4種塑化劑可能會損害生育能力或胎兒健康,並干擾內分泌系統。
47%樣本生殖毒性塑化劑超標 最高達歐盟上限222倍
根據歐盟法規就在一般室內使用的、或與皮膚長時間接觸或人體黏膜接觸,並含有塑化物料的消費品訂定的規定,該4種塑化劑的單一濃度及任何組合的總濃度均不可等於或超過塑化材料重量的0.1%。測試結果顯示,8款樣本檢出相關塑化劑,總檢出量由0.01%至22.2%,當中7款(約47%)超過歐盟上限(0.1%)。超標最多的是1款書寫墊,其檢出量是上限的222倍。
消委會表示,在一般情況下,桌墊內的塑化劑不容易經皮膚攝入人體。然而若皮膚有傷口,或皮膚塗抹了防曬劑或油溶性潤膚產品,便有機會增加經皮膚吸收塑化劑的可能性。消費者更要留意,若將工作桌墊隨意當作餐墊使用,有機會在用餐時,因為雙手接觸桌墊表面及食物而經口腔攝入塑化劑,所以消費者在購買餐墊前,要清楚確認其用途。
此外,消委會特別提醒家長,不應以桌墊當作餐墊使用,亦應教導兒童在桌墊工作後,需即時使用肥皂清洗雙手,以免攝入有害物質。
消費者使用桌墊時可參考以下貼士:
1.桌墊和餐墊屬於不同的產品類別,製造桌墊的物料大多屬於非食品級,不應被用作餐墊,使用後避免徒手拿取食物,並應即時洗手。消費者若希望選購餐墊,應留意產品標示及確認其用途;
2.建議使用稀釋後的洗潔精及濕抹布清潔桌墊,不應使用溶劑或酒精擦拭,避免損壞表面,亦不該使用熱水沖洗,以免熱力或會令桌墊翹曲變形;
3.不要放置在靠近火種、溫度高或太陽直接曝曬的地方,以免桌墊變形或釋出有害物質;
4.部分桌墊可能會釋出塑膠氣味,使用時應保持空氣流通,並避免儲存於密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