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俊耀
最近天氣轉冷,我們面部神經線會容易受到影響。顏面神經麻痺,或貝爾氏麻痹症,是突發性面部肌肉癱瘓,患者通常半邊面部肌肉和皮膚下垂,肌肉無法收縮上提做出微笑表情,眼皮也不能持續地張開等。貝爾氏麻痹症是第七對腦神經線發生功能障礙,雖然暫時未有確實原因,臨床認為可能是壓力過大、神經缺血、免疫系統失調、長時間暴露於極端溫度等。也有病例是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患者耳後顱骨的莖乳孔出現發炎,壓着穿過的顏面神經線產生麻痺,引致面部肌肉癱瘓。病徵通常只會出現在面部其中一側,也不是罕見的疾病,可以出現在任何年齡層和性別,但以孕婦和糖尿病患者機會較高。
面癱病人的患側面部會有以下幾項病徵,在病發後一兩天內逐步呈現並持續惡化,大約八成患者在接受治療後幾周內康復:
1.患側面無表情,面部肌肉進入癱瘓狀態,基本上平日能做的面部動作例如微笑、皺眉頭、蹙眉全部欠奉;額上的火車軌紋和鼻翼側的法令好像消失了,這點就跟中風後的面癱病徵不同;
2.耳背下方疼痛,重症可能暫時影響聽力;
3.無法控制嘴巴開合,一邊嘴角下垂以及不停流口水;
4.患者會經常感到口乾,但喝水又容易從嘴角流出,說話時口齒不清;
5.無法操控眼皮開合,眼睛無法緊閉而乾澀;
6.舌頭有麻痺感覺,吞嚥困難,沒舌頭幫助食物易滯留在牙齒間隙;
7.由於第七對腦神經除了控制肌肉動作之外,也負責舌頭前端近三分二的味覺,所以患者會暫時失去部分味覺。
把握好病發後一星期的治療黃金期,醫生通常會處方口服皮質類固醇以降低麻痺感,以及維生素B群、抗病毒類藥物。部分病人服藥後會慢慢痊癒,接受物理治療更有助加速肌肉神經復原:
1.針灸(Acupuncture):可以刺激細胞增長,促進神經線修復;
2.電療法(Electrotherapy):通過貼在病人面部的電極片,輸出電流刺激已過度鬆弛的肌肉收縮,防止肌肉萎縮;
3.冷敷:用冰塊或冰墊按摩患側,有助刺激肌肉收縮;
4.激光治療(low-level laser therapy):將激光能量射入人體組織,激活核酸合成,可減低發炎、促進細胞再生;
5.超音波療法:除了可以加強血液循環,超音波也可用於檢測兩邊顏面神經的直徑差異作對比,通常患側直徑較大,也可以診斷病因;
6.短波電療(Short Wave Diathermy): 增強面部血液循環和代謝率,促進神經系統修復;
7.物理治療運動:在藥物治療後病人麻痺感減退以及回復一定面部活動能力,接下來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或輔助下,進行一連串有意義的面部肌肉運動,讓神經再學習,常見的有鏡子或默劇療法,病人看着鏡中倒影用力皺眉、蹙眉、閉眼、大笑、作吹氣球狀、拉開嘴角、左右移動下頷等等誇張面部表情動作,增強面部神經對肌肉的控制。治療師也會在練習中以手按患者面部,加入對抗性的阻力或拉力,進行強化肌肉訓練;
8.面部按摩治療:按摩可促進血液和淋巴的流動,也可透過刺激本體感覺來回復神經線對肌肉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