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12月18日乘專機抵達澳門,出席一系列慶祝活動並視察澳門。12月19日晚,點新聞訪問多名參與歡迎晚宴及文藝晚會的外國人,他們普遍大讚「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助力澳門取得舉世公認的經濟成就。
澳門大學副校長馬許願(Rui Paulo da Silva Martins)是從1992年開始就住在澳門的葡萄牙人。談及澳門,馬許願表示,對他而言,能住32年的一定是個好地方。32年間,他見證這座城市變遷,並在「一國兩制」下有了巨大的發展,這對澳門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

馬許願指出,沒有中國內地的支持,就沒有澳門的發展。「一國兩制」吸引不同地區的企業進駐澳門,為澳門經濟帶來活力,推動其他領域發展。他又以高等教育舉例,指自己在澳門大學工作,看到這所大學一路以來的發展,從島上的一個小校園變成了一個大校園,這也讓他有意繼續在澳門發展。馬許願強調,習主席在晚宴上的演講內容,令他們對「一國兩制」倍增信心。
澳門專業顧問有限公司總監紀百利(Keith John Buckle)出身英國,因早期工作需要而移居澳門生活,並且居住21年。他在澳門從事建築業,眼見澳門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政府大力推動餐飲、零售、供應等相關產業發展,認為澳門在「一國兩制」方面的實踐十分順利。

紀百利指出,當下,澳門正努力實現經濟多元化,這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產業需要時間成長。而身為外國人,紀百利希望澳門特區政府可以完善定居的程序和政策,讓他們對這個地方更有歸屬感,當然他也看到澳門特區政府一直在努力,實現與各方的合作對接,希望澳門接下來25年的發展能同樣美好繁榮。
同樣來自英國的聖若瑟大學校長麥侍文(Stephen David Morgan)在澳門生活約7年,形容「一國兩制」是很出色的制度,一方面容許外國居民以具有澳門特色的方式生活;另一方面,中國內地很關照澳門特別行政區,期望透過當地的國際網絡串聯葡萄牙、巴西、安哥拉、莫桑比克等葡語國家。

麥侍文感謝中央政府出台一連串惠澳政策,例如允許非中國籍澳門居民申請通行證,便利外國人出入。他認為,習主席的重要講話為澳門指明前進方向,只要新的管治團隊跟從其指示,澳門前程一片光明!
(點新聞記者鄭洢林、王俊傑澳門報道,視頻攝製:麥鈞傑、蘇婷)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