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近日與中國銀聯、銀聯國際合作,讓內地微信支付收款碼即日起連接境外錢包,首批境外銀聯合作錢包中,包括香港的中銀BoC Pay、八達通、滙豐PayMe及香港電訊Tap & Go,意味港人憑藉上述四款電子錢包,即可自動按銀聯的匯率將港幣轉換成人民幣,輕鬆消費。
事實上,隨着香港和內地跨境金融互聯互通進一步優化,跨境支付方式日趨豐富,推動大灣區各地居民生活融合。有銀行加快覆蓋內地商戶和交通網絡,優化信用卡提升客戶跨境消費體驗;銀聯也推出人民幣跨境支付租金新方案,便利內地銀聯卡持有人繳付香港租金。
分析認為,隨着本港與內地加速融合,市民對跨境銀行服務的需求更為殷切,將有更多創新的產品和支付方式面世。
港人北上消費熱潮持續熾熱,加上內地居民來港過聖誕、跨年,消費氣氛熱烈,為支付行業帶來龐大機遇。銀行及支付機構如百舸爭流,加速覆蓋兩地商戶及交通網絡,不僅是港人北上消費越來越方便,內地旅客來港購物也十分便利。
銀行新服務搶商機
「北上消費確實帶動港人習慣使用電子錢包。」AlipayHK行政總裁李詠詩表示,過去3至4個月,用戶在本港叫車訂單甚至超過跨境。她續說,今年至今AlipayHK的交通交易筆數按年升70%,涉及金額更升1.8倍。據她介紹,AlipayHK過去一年有100萬本地用戶使用「易乘碼」搭乘本地交通工具,使用AlipayHK跨境交通服務超過1000萬人次。
不少金融機構看好港人北上消費的趨勢,推出新服務搶佔商機。其中, 渣打香港與AlipayHK將旗下合作推出的渣打信用卡「Q Credit Card」,重新命名為「渣打A. Point Card」,主打迎合港人消費新常態,兼備本地及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消費便利。
渣打香港財富管理及零售銀行業務主管文偉成表示,隨着本港與內地加速融合,客戶對跨境銀行服務的需求更為殷切。今年首三季,渣打Visa卡客戶於內地的消費按年增加超過50%。
中銀信用卡(國際)副總經理陳碧蓮表示,受香港市民北上消費熱潮帶動,在內地使用二維碼支付的需求不斷增加,截至10月底,客戶透過中銀香港BoC Pay在大灣區的消費交易金額按年增逾2倍。太古地產也與Mastercard合作,內地及香港地區持卡人在太古地產旗下商場消費,可享回贈優惠等。太古地產零售業務董事韓置表示,希望此次合作促進跨境消費。
內地可掌紋及刷臉支付
儘管現時北上消費日趨方便,但也有部分網民反映,如果內地商戶使用的是「個人收款碼」,而非「經營收款碼」,港版電子支付工具可能無法使用。港人呂先生指出,內地微信支付提供「零錢通」功能,可讓餘額產生收益,而WeChat Pay HK目前尚無類似功能,希望未來本地支付工具能進一步優化功能,帶來更多增值服務。
此外,要吸引內地旅客在港消費,提供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同樣重要。在旺角商場「星際城市」,記者觀察到一家支持多種跨境支付方式的商舖門前大排長龍,且排隊的消費者多為內地遊客,當中一名女士向記者表示,根據小紅書推薦,這間商舖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銀聯閃付等支付方式,方便內地居民不用換港幣就能買到心儀商品。
在深圳讀書的港生張同學表示,如今出門只帶手機是日常事,除了電子支付外,內地的支付方式還非常多元化,例如掌紋支付和刷臉支付,前者只需伸手在掌紋識別設備上「嘀」一下,即可完成支付。
市場相信,繼本地部分電子錢包接入微信支付系統後,未來跨境支付方式會越來越多元和方便。
話你知|電子錢包支付額有上限
有港人在大灣區消費時,抱怨電子錢包支付「無故」功能失效,其實電子錢包多用於小額支付,通常設有金額限制。早前與內地微信支付互通的多家電子錢包,交易上限各有不同。
以BoC Pay為例,分別就個人小店、中型及連鎖店兩類店舖設有不同限額,如小店每筆交易上限為500元人民幣,但中型及連鎖店則為1萬元人民幣,全年上限為5萬美元(約39萬港元)。
至於八達通,因受儲值支付工具的先天限制,卡內只能儲存3000港元,故八達通最高每筆交易上限為3000港元,每日交易上限3萬港元,全年上限為50萬港元。
市場龐大|港人灣區內地城市今年消費料840億
北上消費蔚然成風,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 SA)預計,今年香港遊客在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消費額將達840億元。由於市場規模龐大,各大銀行相繼推出大灣區信用卡優惠,加大回贈,吸引港人北上消費。
中銀雙幣卡(大灣區一卡通)分鑽石卡和白金卡,兩張卡的基本回贈均為0.4%,手機支付簽賬(包括BoC Pay、雲閃付APP、Apple Pay、Huawei Pay)還可享額外回贈優惠。
當中鑽石卡享有4%回贈,白金卡可享2%回贈,不過回贈上限100元,即每月簽賬2500元回贈就會爆額。
目前,中銀雙幣卡(大灣區一卡通)亦有迎新優惠,在2024年12月31日前申請,發卡月及其後首三個月內以手機支付簽賬,可額外獲得10%回贈,上限300元。
拓展業務|AlipayHK最快明年2月領取交通補貼
AlipayHK上周四(19日)公布,獲納入特區政府「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電子錢包,用戶在AlipayHK的「易乘碼」乘搭巴士、港鐵等指定交通工具,可每月直接領取交通補貼,打破八達通的壟斷。AlipayHK行政總裁李詠詩表示,期望在開通交通補貼收取服務後,能與同業在同一水平競爭。
李詠詩表示,新服務將於明年1月1日推出,市民最快在2月16日取得第一筆交通補貼。她續說,AlipayHK早於兩、三年前主動向特區政府提出,由產品設計、系統研發、與相關部門對接、測試等過程需時,AlipayHK同步積極接入更多交通場景。
至於特區政府或就有關補貼納入其他電子錢包,李詠詩表示,不擔心同業競爭,形容「商業世界就是如此」,反而相信競爭有助加速做好產品。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