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2024年進入最後倒數,回顧過去一年,香港由治及興的發展勢頭保持強勁,而且喜事連連,好消息一浪接一浪。點新聞網一連兩篇,訪問多位社會賢達,與讀者共同回顧2024這個不平凡的一年,並且展望未來,探討各方對2025年的期望。

中央接連公布惠港政策 特區經濟活動見起色
提起2024年,普遍受訪者大讚,香港在各項世界排名、經濟指標等數據由低位反彈,逐漸擺脫黑暴和新冠疫情遺留下來的陰霾。民建聯副主席、港島西立法會議員陳學鋒指,在假日尖沙咀、中上環等旅遊景點,明顯見到遊人如鯽,相信與內地恢復深圳居民來港「一簽多行」、新增59個內地城市透過「個人遊」計劃來港有關。
陳學鋒續說,2019年黑暴及新冠疫情對香港旅遊業傷害甚深,經過特區政府的積極經營,各區經常舉辦煙花匯演等不同的盛事活動,終見起色,例如,早前入境處預測,今年聖誕節及元旦假期期間會有約1307萬人次進出香港,貼近2018年的高峰期。

自由黨主席、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亦感謝中央推出連串惠港措施,提振本地經濟,例如,將內地旅客攜帶行李物品的免稅額度,由5,000元人民幣提高至12,000元人民幣,同時保留在進境口岸免稅店額外購買3,000元人民幣免稅商品政策。他又提到,中央准許深圳居民「一簽多行」之後,每逢周末,有很多旅客湧入香港,有本地零售業界反映生意有接近10%的增長。

「撤辣」十年一遇 樓市年初回暖
2024年,是特區政府因應樓市情況公布「撤辣」,包括提高按揭成數,取消壓力測試以及撤銷各項印花稅政策。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撤辣」是歷史性時刻,尤其是俗稱「辣招」的樓市需求管理措施已經實施超過13年。翻查資料,「撤辣」後首3個月,一手成交量超過7,300宗,較「撤辣」前3個月,大幅急升逾2.7倍。二手交投同樣向好,「撤辣」後2個月,二手住宅錄得9,888宗成交,較「撤辣」前2個月,增加約101%。
另一方面,莊太量以學者角度分析香港2024年的經濟表現,認為當中GDP錄得正增長,失業率處於低位,全民就業,通脹處維持低水平,上班族工資有顯著升幅,反映整體經濟維持向好。

二十三條本地立法 為參與歷史性時刻感到光榮
2024年,是香港完善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一年。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尚海龍形容,自己作為新進入立法會履職的港漂議員,能夠為香港築牢國家安全底線出一份力,參與到歷史性時刻之中,令他印象至深。

同樣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過程感到深刻的,還有民建聯港島東立法會議員梁熙。他很榮幸能擔起這個光榮而神聖的任務,成為當中的參與者、支持者、行動者,並且聯同議會同事以務實、理性、公開透明的態度,進行立法審議工作,爭取社會最大共識,填補特區一直以來的國安漏洞。他又引述身邊有過往對政治冷感的商界朋友,自從經歷黑暴的沉重打壓,深深意識到社會穩定的重要性,願意積極參與地區街站和宣傳分享會,使他更充分感受到國安法例缺失對社會各個階層的影響。

運動員屢創佳績 巴黎奧運勇奪兩金兩銅
2024年,香港體壇大豐收。先由「微笑劍后」江旻憓率先贏得奧運重劍金牌,「劍神」張家朗衛冕花劍金牌,再有「女飛魚」何詩蓓接連奪得100米及200米自由泳銅牌,三人為香港代表團創下單屆奧運會最多獎牌的歷史佳績。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凱欣形容,當時很多香港市民與她一樣,都感到十分感動,振奮人心。


陳凱欣解釋,過往許多人經常將「香港是彈丸之地」掛在嘴邊,但即便是這麼細小的地方,只要肯努力、堅持,就好似運動員一樣,一樣有機會獲取佳績,在大舞台上發光發亮。她認為,社會不能妄自菲薄,一定要繼續發揮獅子山精神,自強不息,敢於求變,世界定會再次看到東方之珠的光芒。

縱觀2024年,除了完成23條本地立法的光榮使命之外,整個年度都是充滿驚喜。舉例來說,中央作為香港特區的堅實後盾,推出連串惠港措施,例如,擴大自由行城市、增加內地旅客在港消費的免稅額、提升京港滬港高鐵動臥列車服務、放寬深圳居民「一簽多行」等等。又例如,香港繼2007年獲贈「盈盈」、「樂樂」之後,本地熊貓家庭驚喜地再有四名新成員加入,掀起全城討論,並且在市面捲起一股熊貓經濟熱潮。體育方面,本地運動員在巴黎奧運勇奪兩金兩銅,創下歷史性佳績。
各式各樣的喜事和盛事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無限生機與活力,再次證明香港作為「東方之珠」的獨特魅力,期望2025年能延續美好,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繼續上升,社會欣欣向榮。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