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今天是2024年的最後一天,全球各地的人們都在準備迎接2025年的第一縷曙光。從北極圈的極光盛宴到南半球的海灘派對,歡度元旦是世界各地的普遍習俗。元是「初」「始」之意,象徵着新一年的開始,由於各個國家地區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習慣不同,慶賀新年的習俗也大不相同。

英國:手拉手唱「友誼地久天長」
每逢跨年夜,當新年的鐘聲在倫敦大笨鐘敲響,鐘下的人們會紛紛聚集,手拉手,心連心,共同唱起英國傳統歌曲——「友誼地久天長」。這首歌象徵着英國人對過去一年的懷念和對新一年的希望。

在蘇格蘭,還有一個被稱為「第一腳進家門」(First Footer)的傳統,意味着新年第一個進入家中的人將會給家庭帶來好運。這個人通常需要攜帶一些象徵性的物品,如麵包、鹽、煤和威士忌,分別代表食物、財富、溫暖和歡樂。

美國:紐約時代廣場落球儀式
紐約的落球儀式(Ball Drop)始於1907年,最初是為取代在時代廣場燃放煙花的習俗。而這一傳統如今已持續了超過一個世紀,成為了美國新年慶祝活動的一大象徵,吸引着成千上萬的遊客和媒體。落球儀式往往在新年前夜的午夜舉行。一個巨大的水晶球會從時代廣場的建築頂部緩緩落下,歷時60秒,直到午夜時分到達底部。在儀式期間,許多參與者會許下新年願望,希望新的一年能心想事成。

俄羅斯:裝飾樅樹,食西伯利亞手工餃子
俄羅斯新年在其國民宗教東正教中有着重要意義,是一年中最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裝飾樅樹是俄羅斯新年的核心,許多家庭會購買或砍伐一棵真正的樅樹,並將其裝飾得光彩奪目,掛上綵燈、綵球、糖果和玩具。樅樹通常在12月31日的晚餐前就需要擺放好,並在午夜鐘聲敲響時點亮。

此外,在跨年夜的晚餐上,俄羅斯人還會食用西伯利亞手工餃子,餃子的種類多種多樣,有被稱為麵包耳朵「пельмени」的餃子;有內餡綿軟,麵皮有嚼勁的土豆餡餃子「вареник」;還有俄版灌湯包餃子「хинкали」。不同於中國吃餃子搭配醋或醬油,俄式餃子的最佳搭配是酸奶油和牛油,有時還會在餃子上點綴蔓越莓和櫻桃果醬,可謂是「甜鹹搭配」。

意大利:吃小扁豆寓意日進斗金
在意大利,人們在跨年夜會吃一道家常菜:「香腸燉扁豆」,因這種扁豆外形酷似古羅馬時期的金幣,所以意大利有着「食扁豆,來年日進斗金」的俗語。近年來,意大利人還把麵粉團捏成小扁豆形狀,烘焙後再澆上蜜糖,在新年來臨之際不僅祈求生活富有,還寓意收穫甜蜜愛情。此外,意大利新年的多個習俗與我國類似,跨年夜晚,人們會湧向街頭,點燃爆竹和焰火,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戶戶還會收拾舊物,將屋子裏一些可打碎的東西摔個粉碎,並將家中舊物扔到門外,表示辭舊迎新,去除厄運煩惱。

西班牙:食12顆葡萄象徵月月如意
跨年夜食12顆葡萄的習俗近年來成為了一種網絡流行文化,許多年輕人拍下跨年夜吃葡萄的視頻上傳至社交網絡。而這一習俗並非近年興起,早在1895年,西班牙就有了這一習俗。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夕,12點的鐘聲剛剛敲響時,便會爭搶着按鐘聲節奏吃下12顆葡萄,每一顆葡萄都寓意着來年的一個月會心想事成。此外,西班牙人在元旦這一天最忌孩子罵人、打架或啼哭,大人們會盡量滿足孩子們的一切要求。同時,人們還會在身上必攜帶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

日本:元旦敲鐘108下,求神佛保佑
在日本,元旦敲鐘的背後則蘊含着深厚的宗教含義。這一習俗深受漢傳佛教影響,是日本新年慶祝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本文化中,數字108與煩惱有關。根據佛教教義,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每一根都有三種狀態(喜好、不喜好、無所謂),這樣就有了18種組合。

每種狀態又分為「淨」與「染」兩種,因此18乘以2等於36,再將這36種狀態分配到前世、今世、來世,即36乘以3,總共是108種煩惱。敲鐘108次象徵着敲破這些煩惱,來年一切順遂,並被神佛保佑。敲鐘儀式不僅是日本人對過去一年的告別,也是對新的一年的祈願。
德國:爬高祈好運
德國人對元旦非常重視,他們認為元旦過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接下來一年的運氣。新年鐘聲響起前,很多德國人會爬到椅子上,待鐘聲傳來,就跳下來跑到椅子背後,以示甩去災禍。在德國農村還流傳着一種爬樹比賽的跨年活動,據說爬得越高來年的運氣就越好,以示步步高升。每年爬得最高的人則會被譽為「新年英雄」。

冰島:雷克雅未克的跨年夜篝火
跨年夜的篝火晚會是冰島本地的獨特的傳統,源於200多年前古老的祈福儀式。冰島規模最大的篝火晚會位於雷克雅未克西部的埃吉斯達,是冰島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活動之一。根據冰島的民間傳說,新年來臨時人們能看到精靈,還能跨越生與死的界限,再次與已故的親人相聚。篝火晚會是每一個冰島人一年中最期待的活動,也是和家人朋友相聚的好機會。在五米高的的篝火旁,人們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告別過去一年的人和事,為新的一年祈禱祝福。
(點新聞記者報道)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