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品方
筆者在日本留學和工作期間,偶然會到日本銀座(不是新宿)的歌舞伎町出席古典音樂欣賞會。其中一種樂器叫做尺八,名字源自它的長度,一尺八寸。這種古老的竹製吹管樂器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音色蒼涼遼闊,能夠表現出空靈和恬靜的意境。尺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的隋唐時期,是當年宮廷中的主要樂器。現時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內還保存着從唐代傳去的八支已呈古銅色的尺八原件,說起來那已是1300多年前的事了。
尺八的東傳,讓中土文化融入到日本文化,當年是從南北朝末期至唐代初期(大約公元581至618年)之間,相當於日本的奈良時代。中日文化交流,歷史彰然在目,誠不我欺。一件演奏唐代音韻的樂器由中國傳到日本,既是歷史佳話,亦藉此揭開了日本進入遣唐使時代的序幕。
遣唐使是日本從公元7世紀初到9世紀末派往唐朝的官方使節團,絡繹於途,是中日文明交流、人民互相往來的鼎盛時期。日本派出遣唐使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唐朝的先進制度、文化藝術、城市建設和風俗習慣,促進中日文化交流。從公元630年到894年(共264年),日本總共派遣了19個使團到中國,其中以第8次遣唐使團最為著名。當時日本處在社會變革時期,為了吸收唐朝的文化和知識,精選了強大的陣容出使,成員包括大使、副使、官員、學者、文書、醫生、翻譯、畫師、樂師、工程師、建築師等各類隨員以及工匠和水手;此外還有留學生和留學僧。當年渡海往返風險極高,採取三條航行路線,從關西大阪或九州博多,到山東或蘇北的中國口岸登陸;還有就是從九州五島列島(屬長崎縣)向西南橫渡東海,在蘇州港登陸。不管是哪一條航線,登陸之後,間關萬里,不辭勞苦,逶迤征程,經洛陽,抵長安,真不簡單。當年中日之間的交往相當友好和諧,不僅為日本帶來了先進的知識和技術,也對日本的社會結構和民俗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從尺八聯想到遣唐使,筆者更進一步聯想到2200多年前秦朝時期的著名方士徐福率領數千名童男童女、攜帶三年的糧草,駕船橫跨東海的傳說。據說徐福最終抵達日本並在那裏稱王,更創造了日本的耕種文化。現時的徐福墓位於日本本州紀伊半島的和歌山縣新宮市徐福公園內,筆者只去過一次。據說1890年清政府的駐日公使黎庶昌曾參觀過,並撰寫了《訪徐福墓記》。日本人大都承認徐福的傳說,大和民族的祖先可能真是來自中土。傳說中的徐福博學多才,通曉醫學、天文、航海等知識。據說徐福是鬼谷子(和墨子是好朋友,但不是墨家)的關門弟子,懂得闢穀、氣功、煉丹、修道,更精通武術,被秦始皇派遣出東海採長生不老藥而一去不返。日本的傳說是徐福首先到了硫球(日本人稱為「沖繩」,一串小島好像結成繩索,其實是群島的意思),在那裏落地生根,最後才輾轉來到日本本州的和歌山登陸。徐福東渡不僅是一次單純的海外航行,是東北亞文化開拓的歷史進程,是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共同的文化財產和文明傳承,歷經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從1840年(英軍來到廣州)或1853年(美軍來到橫濱)算起,到如今大約180年的近代歷史,是東西方的文明較量,期間因緣際會,引發中日兩國的激烈衝突,結下血海深仇。日軍犯我中華(1931-1945)長達14年,血債待償,尚未解決。歷史的錯誤一頁,是日本政府和政客需要正視並且深刻反省的。而中日之間人民的友好往來是中日關係的寶貴財富。
2025年估計將是國際地緣政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年,中日關係以此為契機,或將有重大轉變。繼外相岩屋毅上月訪華之後,最近首相石破茂公開表示希望盡早訪問中國。事實上,中日兩國領導人在11月秘魯利馬會見時,一致同意保持兩國的高層交往。近期中日雙方通過多種形式持續互動,兩國關係已經延續了改善發展的勢頭。外交部發言人昨天(1月2日)表示,中方願意同日方一道,持續開展各層級各領域對話溝通,增進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努力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建設性、穩定的中日關係。中日兩國關係回暖,已有跡象可尋。
石破茂的父親是石破二朗(1981年逝世),和田中角榮(1993年逝世)友好。石破二朗比較田中角榮年長10歲。石破茂政治生涯的起點源自田中角榮。田中角榮在石破二朗的追悼會上向世侄輩的石破茂(24歲)當面建議,希望他秉承父親走過的道路,棄商從政。石破茂由是遵從,他追隨田中角榮「日中親善」的路線,過去40年來其實有脈絡可尋。石破派可以理解為是田中派的延續。筆者如有機會,另文再論。讀者如有興趣,敬請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