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西藏地震|記者連線救援力量 民眾帳裏吃上熱飯

1月8日,在日喀則市定日縣長所鄉森嘎村的臨時安置點,受災小朋友正在拿取免費供應的麵食。(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綜合新華社、中新社及記者敖敏輝報道,1月7日上午9時5分,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經過一晝夜救援,8日清晨,在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長所鄉古榮村,伸出帳篷的煙囪徐徐往外冒着熱煙,不時有人從帳篷裏出來,到旁邊已經倒塌的廢墟裏撿拾木料,砍斷、劈碎,用作燃料。帳篷裏,孩子們還在安睡。古榮村駐村第一書記兼隊長徐超說,村裏設置了兩個安置點,29頂帳篷在天黑前搭建完成,受災村民當晚吃上了熱食,「吃住都解決了,我們也走訪了帳篷,陪着大家一起渡過這個難關」。

截至8日12時,定日縣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難、188人受傷,搜救出407名被困人員。倒塌房屋3,609戶,共計監測到餘震646次,最大餘震4.4級,最大餘震距主震震中約18公里。經過搶通,震區通信、道路和電力已基本恢復。

星夜下的一頂帳篷裏,69歲的多傑老人和大家守着爐火,木材燃燒發出劈里啪啦的聲音,老人不時為忙碌的人們倒熱茶,安慰因失去家人而抽泣的女人。古榮村共222人,有22人遇難。

村民:閉上眼全是地震場景

多傑整夜未眠,他說一閉上眼睛,腦海裏全是地震時的場景,「我們這裏以前也發生小地震,但從來沒有像這次這樣嚴重」。地震後,先是村幹部組織大家自救,緊接着政府部門、解放軍都來了,施救、搭帳篷等。在帳篷裏,多傑老人用藏語安慰其他村民,生活要繼續、要往前看。

8日凌晨,定日縣氣溫至低為零下18度,房屋大面積坍塌,居民在低溫中如何安置及保暖備受關注。西藏藍天救援隊協調中心主任張東旭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7日晚抵達定日縣長所鄉後,在開展搜救的同時,救援隊立即投入震後安置工作,同時,在森嘎村連夜搭起了安置帳篷20頂,安置村民80餘人。安置完畢後,又連夜進行搜救工作,直至8日凌晨4時。

大型吊裝機械加快搭建速度

天還沒亮時,在此救災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某團後勤人員已在簡易灶台上煮雞蛋、熬排骨粥。「我們負責給古榮村安置點災民、工作人員等提供熱食。」後勤負責人和春說,他們準備了一周的應急物資,後續可隨時補充。

9時許,雞蛋、排骨粥煮好了,後勤人員開始為大家派粥、發雞蛋,也有部分村民自發煮了糌粑粥分給大家。定日縣政府工作人員挨個進帳篷,發了糌粑、蘿蔔和藏茶。多傑老人帳篷裏還堆了其它食物,便忙說:「够了够了,給更需要的帳篷」。

據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8日,西藏藍天救援隊第二梯隊運送物資隊伍已從隊部出發,隨行車11輛(以皮卡車為主),隨行人數17人。車輛攜帶的物資,多是愛心人士捐贈,救援隊伍第一時間將其運送至災區一線。

據介紹,8日下午,災區急需的各類物資密集運抵,救援隊伍制定分發方案,很快開展物資分發。與此同時,大型吊裝機械的抵達,也加快了安置點的搭建速度。至截稿時,長所鄉主要受災村的群眾已得到妥善安置,速食麵、飲用水等應急食品也及時送到災區群眾手中。目前,抗震救災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1月8日,西藏森林消防總隊日喀則市森林消防大隊指戰員在措果鄉野江村搭建帳篷,安置受災民眾。(中新社)

公眾關切熱點回應

Q:為何人員傷亡嚴重?

A:西藏自治區森林消防總隊特種災害救援處副處長李亮分析,此次地震傷亡較大,一是因為此次地震震中烈度可能達到8度,破壞力較強;二是因為震中附近有很多村莊,當地房屋不少是土坯房,結構鬆散,地震後容易開裂整體倒塌。

Q:救援有哪些困難?

A:低氧、高寒、大風天氣,這場在珠峰腳下的救援難度很大。冬季的高原,空氣含氧量較低,平日動作劇烈一些,都會感到呼吸艱難。救援過程中的緊張與負重,令不少救援人員氣喘吁吁。震區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寒冷天氣,也是對救援人員與救援設備的考驗。

Q:珠穆朗瑪峰北坡位於定日縣境內,是否會發生雪崩等地質災害?

A:中國科學院珠穆朗瑪峰大氣與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站長馬偉強表示,截至8日,珠穆朗瑪峰未受地震影響,也未觀測到有明顯的冰崩、雪崩或地質變動。

(來源:新華社)

中方衷心感謝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慰問

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7日發生6.8級地震以來,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以各種方式向中方表達了慰問。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對此表示衷心感謝。

郭嘉昆表示,截至8日11時,俄羅斯、巴基斯坦、尼泊爾、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越南、馬來西亞、馬爾代夫、日本、古巴、委內瑞拉、塞爾維亞、白俄羅斯、西班牙、意大利、阿塞拜疆、格魯吉亞、阿曼、格林納達、薩爾瓦多、烏茲別克斯坦等22國領導人,以及印度、巴西、埃及、阿聯酋、土耳其、巴林、伊朗等國外交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葉爾梅克巴耶夫、中美洲議會議長埃爾南德斯以不同方式向中方表示慰問。

「中方對此表示衷心感謝。」郭嘉昆說。

中國地震局6調查組赴7縣研判震情趨勢

據中新社報道,記者8日從中國地震局獲悉,截至目前,地震系統共70名現場工作隊員已到達定日縣城,分6個調查組赴拉孜縣、定日縣、薩迦縣、昂仁縣、薩嘎縣、定結縣、崗巴縣7個縣開展地震現場烈度調查和評定工作,完成了2個流動測震台站架設及數據回傳。中國地震局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加強震情監視跟蹤,滾動研判全國震情趨勢變化。加快開展地震災害調查和烈度評定工作,盡快發布地震烈度圖,為抗震救災決策提供支撐。

中國地震局當天向媒體通報最新開展西藏定日縣6.8級地震應急處置工作情況。科學研判震情趨勢方面,該局組織中國地震台網中心、西藏自治區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等單位每天開展緊急會商,研判震區近期地震趨勢。

及時產出相關專業圖件方面,中國地震局在震後第一時間產出推測地震烈度分布圖、地震破裂過程分布圖、重點救援建議區域圖等圖件,及時為前方抗震救災提供技術支撐。

派隊開展地震現場應急處置方面,中國地震局迅速啟動區域協調聯動機制,派出西藏、四川、雲南、甘肅、青海、新疆等6個省級地震局,以及所屬震防中心、一測中心、地質所、工力所等單位共90餘人,攜帶流動觀測、無人機、衛星通信等近100台套專業設備緊急趕赴震區,開展現場應急流動加密監測、災害調查、烈度評定等應急處置工作。

本報連線|賑災車隊一眼望不到頭 中國的救援力量太強大了!

「深夜的盤山路上,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救援車隊。」在從西藏日喀則趕往定日縣震區的途中,這一幕,讓吳興華淚流滿面。定日縣海拔4,000米以上,地震後竟快速集結了這麼多的救援力量和救援物資,吳興華身臨其境震撼不已。

首批山東援藏物資抵達定日縣

地震發生後,作為對口支援西藏日喀則市的省份,山東迅速響應。1月7日晚,山東援藏首批應急救援物資已經抵達定日縣,包括震區急需的水、食品、被褥等物資。

吳興華是山東援藏項目西藏德朗瑪冰川礦泉水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7日晚21時,吳興華連夜從日喀則趕往定日縣,確保籌措的救援物資順利運抵震區。

6個小時後,抵達定日縣的吳興華已經開始和當地政府部門展開溝通。每一車物資運抵哪個安置點,他都要一一落實到位,提前打通救援物資運輸通道。

「盡量保證救援物資一次卸貨到位,卸貨後保證後面的物資跟得上,形成良性循環。」吳興華表示,高海拔地區搬運物資比較費力,盡量把物資直接協調到安置點,避免二次搬運。截至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稿時,已經有12車救援物資抵達定日縣,並順利送抵各安置點。

救援力量和物資正持續向定日縣快速匯集。「中國的救援力量太強大了!」吳興華說,他感受到了中國救援強大的向心力、組織力和持久力。

目前,定日縣當地氣溫非常低,尤其是夜間,接近零下20℃。一條保暖褲加一條羊絨褲,再套一件加絨牛仔褲,外面再穿一件長款羽絨服,吳興華依然覺得徹骨的寒冷。

不顧發燒趕回現場協調搬運物資

協調完工作,吳興華終於找到一個落腳點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因為身體不適,他原定8日去拉薩休養。地震發生後,他發着燒還是趕到了定日縣。「遠程遙控指揮還是擔心協調不好,牽扯這麼多的救援物資,不能給當地政府再添亂了。」吳興華坦言,災後救援現場人多事雜,只有到現場才能更好地處理、解決問題。

52歲的吳興華參與援藏工作已有9年,在山東援藏幹部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他負責的德朗瑪天然飲用水項目也順利投產,一瓶瓶「西藏好水」迅速走向全國各地。

此次地震發生後,吳興華果斷停了新簽的一個大單子,優先保障災區群眾的飲用水供應。「已經往災區發運了19,000箱礦泉水,後續還要發2萬箱。」吳興華說,「在自然災害面前,每個人只要盡一點綿薄之力,災害就會很快過去。」吳興華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他希望能在定日縣災後重建和當地災民就業等方面再出一點力。

(來源:香港文匯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西藏地震|記者連線救援力量 民眾帳裏吃上熱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