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國總統,白宮團隊與第一屆任期的最大分別,莫過於就是多了一批來自科技界的人物,這批以富豪馬斯克為首的「科技精英」派(Tech派),無論是身家、背景、理念和關切利益,都與從來跟隨在特朗普身邊的一批所謂「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派有天壤之別。特朗普還未正式上台,兩派已經因為專才簽證問題公開爆發激烈罵戰,可以預見未來4年間,雙方還會持續因為各種矛盾不斷惡鬥,為新一屆特朗普政府帶來更多混亂。
在首個任期內,特朗普的團隊主要由兩批人組成,一批是作風相對較穩健、了解政府運作的共和黨主流派,一批則是2016年大選前已經跟隨特朗普的「MAGA」派,他們大多是政治素人,主張「美國優先」和極右保守思想。不過來到新一屆政府,共和黨主流派基本上已經從特朗普團隊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則是一批來自科技界的科企老闆或前現任高層。
這批「科技精英」派大多數是經由馬斯克或他的好友打通與特朗普的關係,例如馬斯克的南非同鄉、電子支付平台PayPal前營運總監薩克斯獲任命為白宮新設的加密貨幣及人工智能(AI)沙皇;互聯網瀏覽器始祖網景的創辦人安德森則長駐在海湖莊園,負責延攬科技界人才,其中安德森創辦的創投基金a16z已經有最少兩名成員落實加入特朗普政府,包括獲任命為人事管理辦公室主任的庫珀及白宮AI政策特別顧問克里希南。
馬斯克專才簽證之爭先勝一仗
「科技精英」派加入政府對美國政治而言可說是非常新鮮的事。多年來,除非是被國會傳召訓斥,否則華盛頓一直是科技精英避之則吉的地方,但如今馬斯克等人卻將聯邦政府視為他們可以肆意影響甚至操控的地方。
不過正如當年共和黨主流派與「MAGA」派分歧嚴重,「MAGA」派與「科技精英」派之間也有着極其巨大的鴻溝。最簡單說,雖然現在「MAGA」派與「科技精英」派都高舉「美國優先」口號,但兩者的意思就有很大分別,例如前者心目中的「美國優先」就是回到過去美國製造業輝煌的時代,但後者則放眼將來,希望讓美國在科技上走得更前,完全告別「MAGA」派緬懷的舊時代。
另一方面,「MAGA」派也認為科技精英們只是想藉接近特朗普來謀取私利,建立裙帶利益關係,與特朗普向來代表的草根階層的利益背道而馳。不少「MAGA」派也認為,很多科企巨頭過去都曾經支持民主黨,甚至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阻礙施政,覺得這些科企巨頭不值得信任。
這些截然不同的觀點自然容易引發政策之爭,「MAGA」派擔心移民搶走美國人的飯碗,「科技精英」派則認為要引入最優秀的人才,不論國籍。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結果就引發了去年12月底一場隔空罵戰,馬斯克公開表明會與任何試圖對科企最常使用的「H-1B」專才簽證出手的人「開戰」,引來特朗普前心腹班農的炮轟,其後兩派人物隔空互罵,最終要等到特朗普介入表明站在馬斯克一方,才讓這場罵戰暫時平息。
落實加徵關稅成全面開戰時刻
不過,美國不少政治分析都認為,專才簽證之爭只是前菜,真正的主菜還在後頭。分析指出,移民政策只是特朗普更廣泛的反全球化民粹政策的一部分,特朗普和很多「MAGA」派都對不受約束的全球化資本主義深表懷疑,這最能反映在特朗普要求對美國進口貨品開徵關稅之上。如果說有什麼政策是最能觸碰到科企巨頭的逆鱗,那就是令美國經濟與世界其他地區脫鈎。
是否限制專才簽證數量是一回事,如果搞亂全球供應鏈、尤其是亞洲的供應鏈,馬斯克等人一定不會坐以待斃。換言之,當特朗普正式就任,開始考慮是否和如何落實加徵關稅時,將會是「MAGA」派與「科技精英」派全面開戰的時刻。
新政府「特」選之人
獲特朗普提名擔任新政府最有權力職位的人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對特朗普絕對忠誠(至少表面上),同時對如何實施特朗普的政策也都有自己的想法。以下根據特朗普最重視的5個議題,列出獲特朗普選中負責相關工作的人物有何特別。
●移民問題
諾姆(國土安全部長)
2018起擔任南達科他州州長的諾姆,新冠疫情期間一直拒絕執行口罩強制令和封城措施。她一直對現任總統拜登的邊境政策提出嚴厲批評,並且是第一位派遣本州國民警衛隊前往得州協助邊境執法的州長。
霍曼(邊境沙皇)
曾任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代理局長的霍曼,早年提倡將非法越境兒童與父母或監護人分開,後來成為特朗普第一屆任期內最具爭議的移民政策之一。霍曼是保守派電視台的常駐評論員,經常猛烈炮轟不願配合聯邦移民執法工作的民主黨政客。
●外交政策
盧比奧(國務卿)
自2011年起擔任佛羅里達州參議員,被視為美國國會內的「反華」先鋒,經常無理批評和抹黑中國。
沃爾茲(國家安全顧問)
與盧比奧同樣來自佛羅里達州,被視為國會對華最鷹派的議員之一,他主張美國為太平洋衝突「做更多準備」,也是2022年首批呼籲美國抵制北京冬奧的國會議員之一。
●推翻一切
小肯尼迪(衞生部長)
沒有任何醫學資格,近年經常散播反疫苗和針對其他科學研究的陰謀論。
加巴德(國家情報總監)
曾屬民主黨的加巴德經常反對美國的外交政策,例如將俄烏衝突歸咎於北約擴張。
●削減開支
馬斯克(政府效率部)
世界首富兼X平台、Tesla、SpaceX等公司的老闆,他反對政府過度監管,主張打擊官僚制度以提升政府效率和節省預算,同時讓企業更自由發展。
拉馬斯瓦米(政府效率部)
印度裔富商,曾參加去年大選的共和黨黨內初選,主張2020年大選「被大型科技公司從特朗普手中竊取」,政綱包括大幅削減聯邦政府開支、大規模裁員和取消整個機構和部門。
●加徵關稅
盧特尼克(商務部長)
對華強硬,主張大幅加徵關稅,同時放寬對加密貨幣的管制和取消所得稅。
貝森特(財政部長)
資深投資者,曾與不少右翼人士眼中釘的金融大鱷索羅斯共事,也曾積極捐款給民主黨。不過貝森特現時堅定站在保守陣營,支持削減預算、放寬監管和增加對美國石油生產的投資。
【匯眼天下】馬斯克成派系遊戲X factor
文/郭燁
在特朗普第二個任期的新政府中,預料「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派與「科技精英」派必然會有一番惡鬥,表面上看來,團隊派系內鬥當然會影響施政效率,不過自古以來很多喜歡權力的統治者都傾向放任臣下派系鬥爭,以鞏固自己的權力,特朗普也不例外,「MAGA」派與「科技精英」派鬥得愈激烈,相信特朗普就愈樂在其中。
事實上,特朗普從做生意到做總統,都喜歡在下屬團隊中搞派系分化這一套。此前就有不少報道指出,在特朗普首屆任期內,白宮就像一家企業董事會,特朗普故意將很多分屬不同背景、具有不同利益關係的親信、顧問或幕僚放在一起,讓他們對某個議題發表不同意見,互相競爭。特朗普要做的,就是在團隊吵得翻天的時候,在最後一錘定音。
這個方式的好處就是讓特朗普對任何政策議題都可以擁有最終決定權,確保他底下沒有任何一個派系會權力過大,從而確立其獨一無二的最高地位。
不過在第二個任期,特朗普是否還能延續這種做法而不出亂子,變數就大得多了。首先,由於憲法規定特朗普最多只能做完這4年任期,之後無法再競逐連任,這意味特朗普上任後,他的實際政治資本只會不斷持續減少,很多評論都認為,到了2026年中期選舉之後的某個時段,特朗普基本上就會變成「跛腳鴨」總統,甚至有些評論會說,還未上任的特朗普,已經是他第二屆任期中權力和地位最高的一刻。
試想想,假如特朗普一直未能指定繼承人,或者共和黨內部在2027年前都未能出現明確的後繼者的話,屆時不止是「MAGA」派與「科技精英」派,就連現在被邊緣化的共和黨原主流派也可能蠢蠢欲動,試圖爭奪特朗普不得不結束總統任期後的權力真空。已經成了「跛腳鴨」的特朗普,就未必有能力繼續阻止或調停派系之間的鬥爭。
再者,特朗普容忍團隊派系內鬥的先決條件,是沒有人的地位及權力能夠在他之上,所以特朗普傾向不會只「照顧」個別派系。不過如今情況不同,首富馬斯克在特朗普第二屆任期的團隊中,明顯有着超出其他人的權力和影響力。在專才簽證一役中,雖然特朗普站在了馬斯克一方駁斥了「MAGA」派,但特朗普必然不能一直只是對馬斯克言聽計從,而本身就有極大野心的馬斯克自然也不能容忍特朗普不聽自己的話,特朗普要繼續玩派系遊戲,難度將會愈來愈高。
(來源: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