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每年都有大批內地學生赴港讀書,香港與內地的文化差異也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不少內地學生墮入詐騙陷阱,受騙金額觸目驚心。香港大學本月16日向學生發送電郵指出,近月超過60名港大學生墮詐騙案,損失超過6000萬港元,平均每人被騙100萬元。據了解,上當的主要是內地生。據點新聞報道,一名來自內地的18歲港大女學生更是被騙920萬港元,詐騙手段則是冒充電訊公司職員稱受騙者牽涉一宗洗黑錢案件。
除港大外,香港城市大學發布數據顯示,去年校方接獲逾30宗學生遇詐騙事件,涉款約1500萬港元。近期,為提高學生反詐意識及警覺性,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多間高校都已安排學生完成防騙問卷,未完成的學生甚至可能會被限制進出圖書館。
電信詐騙猖狂,一份有效的防騙指南刻不容緩,綜合香港警務處下設的反詐騙協調中心(ADCC)及網絡信息,以下幾點請務必謹記:
- 了解電詐常用手段,關注新型電詐案件。
電詐人員經常會假冒香港警務處、入境處等權威機構,稱受騙者涉嫌國際性洗錢案件、銀行卡被盜信息、違規某條款後果嚴重等藉口,勸說你將錢財轉移出去,得手後便失去聯繫。類似的手段還包括假冒銀聯國際、保險公司、快遞平台、拍賣平台、刷單商家、旅行社、商場藥店等,了解更多詐騙手段可關注反詐騙協調中心官網。
同時,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騙子的詐騙手段也在不斷革新,無孔不入,多關注相關新聞,了解新型的詐騙手段,切記不要掉以輕心,牢記「你沒有被騙是因為為你量身打造的騙局還未來臨」,所以要時刻保持警惕。
- 拒絕一切轉錢行為,切勿暴露銀行卡重要信息。
如果不幸與騙子交流,那麼當對方提出任何理由需要你轉錢時,請拉響「防騙警報」,拒絕轉賬,特別注意如轉數快等即刻到賬的方式,騙子得手就在您按下「轉賬」的那一刻。
除此之外,切勿向陌生人(包括來歷不明的應用程式或網站)透露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地址、銀行戶口號碼及密碼等,不法分子很可能利用這些信息騙取您、甚至是您的家人和朋友的錢財。
- 眼見不一定為實,保持清醒冷靜對待。
電騙通常為團夥作案,道具齊全,受騙者看到的警服、公安局背景、蓋章文件都由詐騙團夥偽造而成。然而,騙子會利用這些道具對受騙者進行震懾,並可能伴隨着催促和恐嚇,目的在於不給受騙者更多時間思考其真實性,盡快得手,當受騙者覺得不對勁時,錢財早已落入騙子的口袋。所以,哪怕是親眼見到也不應深信不疑,尤其是對方令自己感到害怕、被催促時更要保持冷靜,不被騙子「帶節奏」。
- 沒有「#」號勿輕信,提防釣魚短訊。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已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已獲認證的發送人」發出的短訊名頭將會以「#」號開頭,以協助市民識別真正的短訊發送人,提防電話及短訊詐騙。換言之,若收到的短訊名頭不是以「#」號開頭,則不予理會,切勿相信,切勿輕易點擊不明連結,否則重要信息可能會被竊走。
最後,若您懷疑自己遇上詐騙,應立即致電24小時防騙易熱線「18222」,尋求幫助。
若您懷疑或已發現身邊親友正在遭遇詐騙,且多番勸告後對方仍不相信自己被騙,也請立即致電24小時防騙易熱線「18222」。
以上防騙指南請轉發給身邊的親朋好友,詐騙手法日益新,你我務必要小心!
(點新聞記者陳子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