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萬里馮論政|特朗普想訪華 不妨先訪問香港

文/馮煒光

香港時間1月21日凌晨時分,美國第47任總統特朗普就職,也是他重返白宮,因為他也是美國第45任總統。特朗普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總統,單看他擬邀請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就職典禮,便看到他的行事和歷任美國總統的很大不同。但有兩點必須注意:

1)按美國法律,特朗普不可能再連任。因此他必須在未來4年把他想要做的事做完,他會十分着重眼前利益或政績。這些政績既包括有利於「美國優先」,也可能包括有利於特朗普名垂美國青史的。

2)特朗普是一個商人總統,且不怕打破傳統來賺錢,他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分別發行以他們名字命名的加密貨幣大賺一筆,便是明證。還未計及他在上一任總統任期時,在印度這位盟友的多個城市建成了特朗普大廈(Trump Tower),大賺印度有錢人一筆。

特朗普在選舉時很「大口」,說什麼一上場便對我國貨物徵收60%的關稅,但他上任後簽署的一系列行政命令中,暫未見這一安排。然後,又放出風聲說想要在上任100天內訪華。TikTok因為美國的「不賣便禁」法律,在1月19日暫停運作,這個禁令的始作俑者其實就是特朗普。然而在美國當地時間1月20日,特朗普在就職典禮前卻對支持者演講說:「TikTok is back」(TikTok回來了)。因為特朗普容許該公司繼續在美國營運75天,條件是該公司日後要至少賣50%的股份給美國公司。這和「不賣便禁」有實質上的分別。與此同時,又傳出特朗普的好友馬斯克不滿我國不開放讓他斥巨資買回來的X(原為推特)進入中國。

筆者不禁懷疑特朗普在對我國貨物加徵關稅上引而不發,又在TikTok上作了讓步,但又希望在上任100天內訪華,他身邊的大金主又對我國提要求;這是否是特朗普的一套外交組合拳?特朗普既想和我國搞好關係,藉助我國之力,來達成他的目的(具體是什麼,他似乎還未亮出來),故先擺下陣式,引而不發,待我國還招?

那麼我國領導層若盱衡全局後,是否可以考慮讓他來華,讓他明白中美兩個大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的道理。但我國也是否也應該附加條件:要求特朗普仿效1998年的克林頓訪華般,順道來香港一趟?因為香港是我國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地區,是我國「內引外聯」的主要城市。且在任美國總統訪港不是沒有先例的,特朗普若成行,則是第一個在任的美國共和黨籍總統訪港。特朗普喜歡創造歷史,亟欲彰顯他能其他美國總統所不能。2019年6月底,他成為首位踏入朝鮮領土的美國現任總統便是明證。那麼特朗普若真的能在就任後的100天內,即在今年4月底前訪華,他也締造了歷史。更重要的是,日後美國人想起美中關係時,便不再只定格於當年基辛格和尼克遜(內地稱尼克松),而是也會想起兩度訪華,且其中一次是就任100天內便成功訪華的特朗普。

我國不妨考慮加個訪問香港特區的條件給特朗普,這有助香港建立一個突破美政客封鎖的形象。更為有趣的是,美國總統出訪,美國國務卿例必負有重要角色。然而新任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是被我國兩度制裁的。我國在接待這位仁兄時,好像「蝕章」了;但若特朗普也來香港,特首李家超必定在香港接待他,李家超又被美國列入所謂「制裁」名單,這樣是否「對等」了?大家都不「蝕章」?

至於X擬進入我國市場,是否可以考慮像TikTok在美國一樣,要求由非母公司國籍人士出任管理層,且數據庫必須留在我國內地?

外交問題,波詭雲譎,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很複雜。香港作為特區,必須配合中央的通盤考慮。當特朗普連番出拳時,我國的領導層一定有足夠智慧去還招。若在還招時,能順道帶上香港,那對香港完成國家「內引外聯」的重託,應是有好處的。

相關閱讀:

周品世界|「特朗普效應」對世界的二次衝擊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萬里馮論政|特朗普想訪華 不妨先訪問香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