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香港公營醫療收費檢討將出爐 有加有減

香港正值流感高峰期,嚴重個案不斷攀升,公立醫院急症室近日有大量市民輪候診症。

【點新聞報道】特區政府正在檢討公營醫療服務收費,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檢討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正釐清部分執行細節,預計很快公布最終調整方案,並會廣泛諮詢市民及其他持份者的意見,期望上半年落實新安排。他強調,收費調整將採取「有加有減」策略,目標是要善用資源,將醫療人手與資金用於拯救更多危重病人,尤其是過往較難醫治的病症。

據了解,檢討方向也涉及優化公營醫療專科門診服務,例如提高藥物收費,同時優化專科門診的分流制度及轉介安排。

盧寵茂近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在人口老化和科技進步下,大眾對公營醫療服務有一定訴求,但現時的公營醫療收費制度下,部分資助可能不到位。他表示,對公營醫療收費進行的綜合性調整,會是「有加有減」,除了要顧及市民承受能力,亦要考慮醫療成本和資源運用的問題,好好引導市民善用資源。

「急症室不應變普通科門診」

他強調,進行調整改變是為市民好,期望資源分配更精準,將過往濫用、誤用的資源,包括醫療人手與資金,用於治療重症病人,尤其是以往較難醫治的病症,在現時有新的醫療技術下,需要醫療人手與資金。

盧寵茂說,醫療藥物並非「越多越着數、越多越抵」,醫療服務也不是「愈做得多生意,便是愈成功」,而是應該恰當使用。他表示,藥物有副作用,各類檢查亦有風險,過量藥物或過度的檢查,會對市民健康構成威脅。

公立醫院急症室現時對「符合資格人士」(持有香港身份證人士)的收費,一律是180元。盧寵茂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公立醫院收費七年沒調整,需要全盤檢討,而現時公立醫院急症室有六成病人屬於第四、第五類(次緊急、非緊急)病人,不少人是患流感、傷風咳。他認為,急症室不應變得越來越像普通科門診,希望透過調整收費,減少誤用與濫用。至於最緊急的兩類病人,他強調政府有責任照顧。

公院藥物收費料提高

公立醫院專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長,屢遭詬病。據了解,政府認為專科門診一些病情穩定的舊症病人,佔用了醫療人手與資源,令穩定新症輪候時間長。現時專科門診首次診症收費135元,其後每次診症收費80元,每種藥物收費15元,檢討方向包括提高藥物收費,幫助引導病人「轉出」專科門診系統。

(來源:大公報A6:港聞 2025/02/01 記者:戴靜文)

相關報道:

拒打針名單減至45校 盧寵茂否認政府施壓:壓力來自病毒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香港公營醫療收費檢討將出爐 有加有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