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dw-media.dotdotnews.com/dams/product/image/202502/04/67a1b87de4b0e62e721e63d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200)
文/興銀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26日發表,社會普遍關心政府財赤問題。如何解決千億財赤,自然離不開開源節流。亦因此,近段時間,長者2元乘車優惠如何檢討的話題成為社會熱話。不論如何,長者乘車優惠這一惠民政策都不會取消,就看如何檢討或調整了,回歸長者2元乘車優惠的政策初心。
長者2元乘車優惠的政策初心,是鼓勵長者出行、建立關愛共融社會。事實上,長者2元乘車優惠推出後,尤其是2022年起,長者2元乘車優惠的合資格年齡由65歲降至60歲,令政府開支大增。數據顯示,長者2元乘車優惠的政府開支由21/22年度的16.3億元,逐步升至23/24年度的42.8億元,24/25年度更加有機會上升至63.4億元。
針對此話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主動發聲。他表示,社會上有共識,如果2元乘車優惠「咩都唔改」,長遠上財政不可行。他承諾,年滿65歲長者可享2元乘車優惠「絕對不會取消」,惟自從優惠門檻由原本65歲下降為60歲後,導致公帑開支大增,政府正研究不同意見,檢視「究竟點改」,包括考慮讓公共交通營辦商自行向長者提供優惠。
事實上,長者2元乘車優惠「政策意圖非常好」,對長者是很好的措施,鼓勵他們多出來跑動,長者經常出來鍛煉身體,維持相對較好的身體狀態,事實上也能減少看病的次數,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因此,檢討長者2元乘車優惠的時候,不能只算經濟賬,還要看政府取得的社會效果,統籌考慮。
在檢討長者2元乘車優惠時,社會各界亦給出了很多不同的意見。有人建議提高年齡門檻,筆者認為,合資格年齡由65歲降至60歲的政策實行後「覆水難收」,確實不好再去提高受惠年齡門檻,不過探討優化60至64歲人士的乘車優惠則是可行的方向。一方面,伴隨着香港老齡化程度的上升,長者人口越來越多,不調整現有政策的話開支注定越來越大;另一方面,60至64歲人士不少還在工作,有出行的需求,在鼓勵他們出行的時候可以提供一定的折扣優惠,比如四折或五折,也不違反政策的初衷。
有人建議,可考慮限制使用次數,或者巴士分段收費。亦有人建議,2元優惠實施十多年,應按通脹等因素調整,每年檢討優惠金額。不過每年檢討優惠金額又會增加不少開支,這個建議值得商榷。建議巴士分段收費,主要是為了應對「長車短搭」的問題,這是可以考慮的方向。比如有些長者從銅鑼灣搭車到中環,卻選擇了9字頭的跨海路線,動輒收費20多元,而長者只付2元,政府卻要再補貼20多元,確實不符合政策設計的初心,亦影響那些長途乘客搭車。而且,分段收費在技術上已經可行,香港部分實施分段收費的巴士路線,在下車前再嘟一次八達通就可以了,說明技術上完全可行。事實上,目前的政策設計巴士公司可以拿到全程的補貼金額,變相增加了收入。如果分段收費,一方面巴士公司要變更現有的收費系統,另一方面車費計算更精確,變相巴士公司收到的補貼金額會減少,就看政府的決心以及巴士公司是否願意做了。
當然,面對千億財赤,不可能僅檢討長者2元乘車優惠,還有很多政策都值得檢討。近期社會各界亦在熱議公務員是否減薪或凍薪,筆者注意到,香港公務員有個長期優良服務旅行獎勵計劃,2023-24年度長期優良服務旅行獎勵計劃的修訂預算開支為1.729億元,與疫情前2018-19年度的1.0487億相比,開支大增約6成半;香港公務員亦有退休後服務合約計劃,亦有個別政府部門多次「翻閹」自己友,特別是高薪「翻閹」高層公務員的問題,亦值得重視。
公務員長期優良服務旅行獎勵計劃是否需要檢討或調整?退休後服務合約計劃有無檢討或調整的空間?這些都需要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認真檢討,在符合政策初心的前提下,找到政策可以優化調整的空間,以更好地解決政府財赤問題,讓香港保持健康發展。
相關閱讀:
![](https://dotnews-static.dotdotnews.com/img/icon/Revision20230612/noLike.png)
![收藏 收藏](https://dotnews-static.dotdotnews.com/img/icon/Revision20230612/shoucang.png)
![取消收藏 取消收藏](https://dotnews-static.dotdotnews.com/img/icon/Revision20230612/shoucangactiv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