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的士業再起風雲,繼多家內地和國際網約平台進軍香港後,特區政府的士車隊制度下中標的五間公司將於7月底前陸續投入服務,籌備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其中,中標的泰和車行董事總經理伍海山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該車隊目標規模約800輛的士,一半為輪椅無障礙的士和豪華電動的士,最快今年第二季投入營運。乘客可選擇咪錶價與一口價網約收費模式,繁忙時段的車資會略貴於路邊截的士,並設有投訴賞罰機制,確保服務質素和乘客滿意度。
硬件設施的全面升級是車隊一大亮點。伍海山透露,該車隊的所有車輛全部符合政府規定,車齡不超過三年,其中大部分更屬全新車輛。硬件方面,除特區政府要求的車內外攝錄系統、GPS等系統外,還加裝了車內Wi-Fi和手機充電設備為乘客提供便利。
泰和車行車隊目標規模為800輛

該車隊目標規模為800輛的士,運作初期約有六成(即近500輛)投入服務,其中約一半為輪椅無障礙的士和六座位豪華電動的士(MIFA 7)。輪椅的士配備上落輔助系統和固定裝置,保障輪椅人士安全上落,也便於司機協助;豪華的士MIFA 7提供6座位,適合遊客和全家出行,並配備一體化中控系統,提升駕駛便利性,可監測車胎壓力等信息,預防風險。

市民對車隊的收費尤為關注,尤其是硬件成本會否轉嫁到乘客身上。伍海山大派定心丸,表示大家無須擔心,新車和設備的投入屬於車主的一次性長期投資,與車費無直接關聯。同時,車費的釐定需參考多項市場因素,不會因成立車隊或增添設備而申請提高咪錶價。
街上截的士 所有類型車輛按錶收費
現時香港市面上的網約車平台採用咪錶價與一口價兩種收費選擇,泰和車隊不排除也採用這種模式。該車隊將推出專屬的手機網約應用程式(App),並根據特區政府牌照規定實行彈性定價機制,使用網約的士在繁忙時段可能會收取一定附加費,車費略高於路邊截的士收費,而在非繁忙時段,車費與普通的士基本相若。
若通過App預約輪椅無障礙的士和六座位豪華的士,車費將稍高於普通的士。伍海山表示,若市民是在街上截該車隊的士,所有類型車輛均按錶收費。
雖然特區政府要求每隊車隊必須推出獨立App,但並未禁止車隊與其他網約平台合作,因此泰和未來將根據市場需求探索與其他品牌的合作。目前,泰和正在測試的車隊App,將提升司機與乘客的配對效率,有效縮短乘客等待時間,並增加司機收入,實現雙贏局面。
伍海山表示,該車隊同時會設立專屬客服中心和專門投訴機制,快速處理乘客的意見和建議,確保服務質素持續提升。所有司機均需接受入職前和在職培訓。為進一步提升司機的專業水平,車隊將實施賞罰制度,通過獎勵鼓勵司機展現良好行為,成為其他司機的榜樣。對於表現未如理想的司機,車隊會先了解具體情況,提供針對性的指導,並在必要時安排參加改進課程,以幫助司機持續提升專業能力,完善整體服務體系。
夥教車公司合推優惠 吸新人考牌
伍海山表示,的士作為便利的交通工具,隨着社會需求的增加,全新的車隊模式將通過系統化管理,提供更專業、安全和可靠的服務。不過,行業正面臨司機緊缺的挑戰,為此泰和積極展開招募工作,包括舉辦講座介紹行業發展和入行機會,並安排現職司機分享工作經驗和接單技巧,幫助新人全面了解行業。泰和又會與教車公司合作,推出優惠計劃,吸引新人考取的士牌,補充行業人手。
根據牌照要求,的士車隊內至少10%的司機需以僱員身份受聘。伍海山表示,僱員司機的角色將視乎公司運營需要而定,部分司機可能負責管理工作,而駕駛水平和服務態度達到一定標準的司機才有機會成為僱員,若表現良好、有管理潛力者,將有機會獲得晉升。
配備監控系統 數據加密護私隱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參觀一間車行最新安裝的的士車廂影像錄音系統。該車行負責人、香港的士小巴總商會會長周國強強調,為保障乘客私隱,所有數據都會被加密,由供應商直接提供予運輸署或警方,用於處理正式投訴或法律事務,司機無權限解鎖索取,以保障乘客私隱。整套設備價值四千多元,成本由車主承擔不會轉嫁乘客,亦不會成為的士加價藉口。
特區政府建議修例的部分主要針對四大範疇:行車記錄儀、車廂錄音錄影、GPS定位系統及電子支付功能,周國強經營的車行已安裝全套系統。
行車記錄儀保障雙方合法權益

他介紹,行車記錄儀對保障司機及乘客合法權益方面至為重要,尤其在發生交通意外或爭議事件時,行車記錄儀能還原真相,提供證據支持。俗稱「車Cam」的車廂內錄音錄影系統,可巨細無遺記錄車廂內發生的事件,成為佐證,「不單車廂內,不少車主或司機還自行安裝車外的前後Cam,將來立例統一設備要求將更有助於行車安全。」
周國強表示,香港的士全年投訴數字相較於載客量而言並不算多,但在社會聚焦下問題被放大,而安裝攝錄設備能有效減少投訴,以澳門為例,安裝相關設備後投訴數字下降九成,車內錄音錄影不論對司機還是乘客的行為,都有正面的引導作用。
他透露,業界早已開始籌備相關技術,且目前市場上已有單一設備可同時實現錄音及錄影功能,滿足政府要求。
數年前,香港歌手許志安與藝人黃心穎在的士車廂的錄影視頻,被司機高價賣予傳媒,引起公眾對私隱的憂慮,周國強強調,日後法例會對所有錄音及錄影資料管理有嚴格規定,並以保護乘客和司機的權益為前提。
據特區政府的要求,攝錄系統數據須加密並儲存在車內裝置不少於30天,周國強解釋,「目前我們試行的資料儲存時長為7天,將來立例為30天,這將確保在需要時有足夠資料供調查使用。」
司機車主無權查攝錄 確保不被濫用
周國強強調,錄音及錄影資料僅能由供應商直接提供予運輸署或警方,用於處理正式投訴或法律事務,司機及車主無權自行調取或查看,確保資料不被濫用,「即使是我們目前測試階段,前後車cam拍攝路面情況的紀錄,都唔會畀司機獲取。」
他補充,所有設備均需由認可供應商安裝及管理,並經運輸署核准,相信市民對私隱的擔憂可以隨着法例實施及監管到位而逐漸消除。
針對兜路問題,該系統配備GPS定位功能,有助提升車隊管理效率,還可減少兜路等投訴問題,輔助錄音錄影有效判定糾紛事件。他補充道,部分新款的電子支付咪錶已內置GPS功能,未來或能進一步整合技術,降低安裝成本。
系統成本車主承擔不轉嫁乘客
現時每輛的士安裝全套攝錄裝置,包括前後車Cam及車廂內攝錄系統的成本約為四千多元,每月維修保養費用約100元至150元。此外,目前所有新車已內置電子咪錶,即便舊車改裝新電子咪錶,費用也僅約千餘元。
至於電子支付POS機,只需支付按金,並無月租,成本由車主承擔。周國強表示,在如今的經濟環境下,不會因此增加司機的租車費用,更不會以此作為申請加價的理由。
老司機抗拒電子支付 商會倡設誘因
特區政府建議修例要求所有的士今年底前完成安裝攝錄系統,包括行車記錄儀、車廂攝錄機,以及GPS定位系統,並提供至少兩種電子支付方式。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參觀一間車行的相關系統,業界指有關設備安裝容易,但要推動司機使用比較困難,尤其是電子支付系統。香港的士小巴總商會會長周國強表示,逾半的士已安裝電子支付系統,但部分年長司機抗拒使用,擔心電子支付無法收取小費影響收入等。他建議特區政府及電子支付平台提供經濟誘因,例如乘客電子支付的士費可享優惠等,鼓勵司機使用。
憂無法收取小費影響收入
周國強表示,目前香港約一半的士已安裝電子支付工具,但只有部分司機已使用包括八達通、支付寶及微信支付等電子支付工具,距離普遍或全面使用仍有一段距離,「年長司機對電子支付有所抗拒,他們對新技術的學習能力有限,缺乏使用電子支付的積極性是推廣的障礙之一,但最主要是不少司機擔心電子支付令他們無法收取tips(小費)會影響收入。」
儘管面對挑戰,電子支付為的士行業帶來的好處不容忽視。周國強表示,電子支付的應用不僅能提升交易效率,還能吸引更多旅客,特別是依賴電子支付的內地及國際遊客,「粗略估計每日約有5,000輛的士往返於機場,而約八成內地旅客及兩成國際旅客習慣使用非現金支付,目前的士未能全面使用電子支付,對旅客而言造成不便。」
同時,電子支付能幫助司機更快速完成交易,縮短車輛空轉時間,令司機能更快投入下一單生意,提升收入,周國強說:「就算司機每一單少收一點點tips,但可能慳返一點時間就可以多接一支旗。」
建議以機場為試點推電子支付
他解釋,機場每天有數以千計的的士車次,建議以機場作為試點推動電子支付的普及,「當大家見到電子支付隊伍有咁多人排隊,相信司機為咗搵食,自然而然會慢慢接受及學習使用電子支付。」
此外,電子支付平台還可與商戶合作,為乘客提供套餐折扣優惠,譬如電子支付方式打的士去某酒店或商場購物,可享優惠,「如此既可以吸引多些旅客搭乘的士,又可以增加司機使用電子支付的誘因。」
就此,他呼籲特區政府及業界攜手合作,通過政策支持及技術創新,推動電子支付在的士行業全面應用,讓香港的士服務邁向更高質與現代化。
(來源:香港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