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據路透社當地時間10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特朗普政府正計劃推動歐洲盟友為烏克蘭購買更多美製武器,以強化基輔在與俄羅斯潛在和平談判中的地位。此舉被視為在減少美國直接支出的同時維持對烏軍事支持的關鍵策略,並可能伴隨一項以烏克蘭稀土資源換取援助的長期協議。
戰略背景:歐洲承擔更多責任 美國轉向「資源換援助」
特朗普政府近期多次強調,歐洲需為俄烏衝突的後續成本承擔更大責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邁克·沃爾茲明確表示,「歐洲必須承擔這場衝突的未來」。儘管拜登政府此前已批准向烏提供超650億美元安全援助,但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誓言「切斷所有對烏援助」,其團隊現正尋求替代方案,既避免動用美國納稅人資金,又能延續對烏支持。
根據計劃,美國官員將在本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與歐洲國家討論武器採購細節,包括通過商業合同或直接購買美國庫存裝備。不過,部分商業合同可能需要數年才能交付。特朗普的俄烏衝突特使基思·凱洛格雖未直接證實該計劃,但稱「美國一直樂見銷售美製武器以提振經濟」,並強調拜登時期批准的武器仍在持續運往烏克蘭。

烏克蘭稀土資源成博弈焦點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還計劃與烏克蘭達成礦產協議,以獲取該國稀土等戰略資源作為持續援助的交換條件。烏克蘭未開發的稀土、鋰、鈦等礦產資源估值超12萬億美元,但63%的高價值礦區位於俄控或交戰區域,開發面臨安全與物流挑戰。儘管協議細節未公開,特朗普政府認為此舉是平衡援助成本與戰略利益的關鍵。
和平進程與各方角力
凱洛格將在慕尼黑會議上提交一項所謂「和平藍圖」,核心內容包括凍結衝突,同時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然而,俄方明確反對西方軍援,稱其阻礙和談並「直接捲入衝突」。俄外長拉夫羅夫警告,任何援烏武器都將成為合法打擊目標。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期軟化立場,稱若談判是結束衝突的唯一途徑,願與普京對話。但基輔官員強調,烏方需更多安全保障才能開啟和談。美國共和黨內對追加援烏資金的阻力,以及歐洲對美俄主導和平進程的擔憂,均使局勢複雜化。
若歐洲增購武器計劃落地,短期內或緩解烏軍裝備短缺壓力,但長期依賴外部援助恐削弱烏克蘭自主性。而礦產協議若成型,或使烏克蘭資源被美國資本完全滲透,重蹈伊拉克、阿富汗覆轍。此外,美俄若繞過歐洲和烏克蘭直接達成協議,或將加劇地區權力失衡,引發盟友信任危機。
(點新聞記者綜合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