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記者觀察|《哪吒2》片尾138家動畫公司 「哪吒式打磨」構建文化自信

《哪吒2》上映後受到熱捧。(網絡圖片)

【點新聞報道】當《哪吒之魔童鬧海》的片尾字幕滾動出138家動畫公司時,銀幕前的洛陽一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麗歌由衷地感到榮幸與欣喜。這份包含眾多動畫製作公司的名單背後,是中國動畫人對藝術品質的集體堅守——從首部《哪吒》「有工作人員被虐到離職」到續作的「主動求虐多出一套方案」,中國動畫人正用數字化時代的工匠精神重構着文化表達的精度。

參與《哪吒2》的動畫製作團隊都經歷了標誌性的「哪吒式打磨」:一個不足3秒的申公豹父親「撲倒」動作,需精確控制角色背部隆起高度、布料褶皺走向等6項物理參數,僅該鏡頭的動態調整就達數十次。「這不是技術難題,而是藝術選擇。」角色特效總監李丙欣坦言,當餃子導演將腋下褶皺的擺動幅度要求都進行了精確控制時,他們理解了何為「數字時代的工匠精神」。

這種極致追求正演變為行業共識。參與兩部《哪吒》製作的王麗歌清晰感知到產業迭代:《哪吒1》更多是完成技術指令,而《哪吒2》中團隊會主動再提出再多試幾套特效方案。「當大家都在同步提升軟硬件水平時,較量就變成誰能把藝術標準刻進工作流程。」

在每秒120幀的畫面刷新中,中國動畫人找到了更重要的「文化幀頻」,「我們缺的不是神話IP,而是願為每個褶皺較勁的耐心。」當不少行業陷入「AI替代焦慮」時,《哪吒2》以及背後的動畫公司卻用5年時間證明:真正的文化自信,始於對細節的敬畏,成於將每幀畫面都當作文明載體的覺悟。

(點新聞記者劉蕊報道)

相關報道:

熱點追蹤|票房有望破百億?《哪吒2》爆火的背後

《哪吒2》闖全球影史票房Top30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記者觀察|《哪吒2》片尾138家動畫公司 「哪吒式打磨」構建文化自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