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大灣區百萬人元宵「行通濟」 港人組團感受民俗文化

11日晚,大量市民遊客在佛山禪城通濟橋一帶「行通濟」。(受訪者供圖)

【點新聞報道】作為大灣區群眾參與度最高、最具影響力的民俗活動之一,元宵節「行通濟」活動2月11日至13日在佛山舉行。該活動影響力已擴展到整個珠三角和港澳地區,吸引了大灣區乃至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體驗,預計有百萬名市民、遊客參與。

市民遊客一手持隨風轉動的金色風車,一手提生菜和蔥。(點新聞記者敖敏輝攝)

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意味着春節的結束,正月十六被視為農曆新一年的正式開始。自明末清初開始,佛山人每年正月十六行通濟,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並衍生出「行通濟,冇閉翳」這一俗語,意為「到通濟橋走走,就沒有煩惱、憂愁」,表達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嚮往。

2025年行通濟整體活動以「通濟有喜」「通濟有福」「通濟有禮」「通濟有運」為主線,策劃舉辦祖廟夜遊、梁園夜遊、花漾行通濟、全國龍獅大聯動等系列文化活動。

學生仔亦參與「行通濟」,感受濃濃的民俗文化。(點新聞記者敖敏輝攝)

記者看到,活動現場安排了南派功夫秀表演、引路獅隊、「佛山有功夫」表演方陣、「新業態、新佛山」互動方隊,「八仙過海,五福臨門」表演,「醒獅吐福,愛滿佛山」醒獅表演。充滿嶺南風情的活動,吸引大量市民遊客。

據悉,這些演藝節目大部分由禪城承辦展示。主辦方在濟世廣場設置禪城「嶺南IP100」文創產品展示,展示禪城區在「文化+產業」「創意+智造」方面的成果。

今年活動還計劃安排一條「108米大金龍」,以「舞舞大金龍,今年一定紅」為口號,讓不同行業、不同國籍、不同年齡的人群共同舞動,展示團結一心,共同奮進的氣象。

記者在通濟橋附近看到,大橋兩側人頭攢動,遊客和市民一手持隨風轉動的金色風車,一手提生菜和蔥,期待新一年順風順水、財源滾滾,小朋友聰明伶俐,健康成長。現場年輕人佔較大比例,有的身着國風服飾,也有的裝扮成現代卡通人物,整條街充滿着歡樂、祥和。「行通濟,無閉翳」,每一位路過通濟橋的行人,都大聲念着這樣一句話,寄託着樸素的願望和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當地的港人聯誼會組織,也有不少人組團參加「行通濟」活動。和當地市民一樣,在這裏生活工作和創業的港人,融入了當地的民俗文化,盡情感受這裏的風土人情。

(點新聞記者敖敏輝 佛山報道)

相關報道:

(多圖)元宵好去處!尖沙咀綵燈會熱鬧非凡 非遺市集/燈謎/表演……

科普小知識|元宵、湯圓傻傻分不清?4大區別話你知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大灣區百萬人元宵「行通濟」 港人組團感受民俗文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