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點網快評|「香港民研」完全是咎由自取

屢被質疑操控「民調」的「香港民意研究所」今日(13日)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即日起無限期擱置所有自費研究活動,將會轉型甚至結業。「香港民意研究所」,名字挺唬人,其實名聲臭大街。把「反中亂港」寫在臉上的「香港民意研究所」面臨即將結業的命運,完全是咎由自取。

「香港民意研究所」的前身是「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1991年6月成立,最喜歡做的民調就是給歷任香港特首打分,擾亂香港市民的身份認同,並時不時地操控「民調」,就香港社會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等指指點點。2019年香港黑暴期間,該組織突然脫離香港大學,變成了一個所謂「獨立機構」,真實動機則是利用動盪局面,出去更放縱地支持「黑暴」「攬炒」,推動香港局勢惡化,並藉此眾籌大撈一把。

眾所周知,「香港民意研究所」多年來慣用預設特定政治立場、借假民調之名搞政治把戲,將種種問題政治化,妄圖愚弄市民、引起恐慌,藉機擾亂香港。「香港民研」之所以淪為「過街老鼠」,和其掌舵人的亂港行徑密不可分。現年65歲的鍾劍華,曾任「香港民研」副行政總裁,多年來一直藉各類別民調報告向市民滲透反政府思想,又利用其所謂學者身份發表抹黑政府及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鍾劍華曾在社交平台發帖煽動仇警,呼籲暴徒「繼續示威抗議」,意圖煽動和激化當時的社會矛盾,引起更大的社會衝突。鍾劍華主理的「香港民研」,在2021年立法會選舉時,亦曾被指藉假民調煽動他人投白票,教唆市民犯法。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鍾劍華於2024年5月至2024年6月期間,多次透過社交媒體平台鼓吹「港獨」;另於2020年12月至2023年11月期間,多次透過不同的平台和形式,請求外國對中國及香港特區進行「制裁」、封鎖及採取其他敵對行動。鍾劍華涉嫌煽動分裂國家罪,以及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於2022年4月潛逃離港。警方國安處去年12月向包括鍾劍華在內的6名亂港人士發出通緝令,並正追查鍾劍華的資金流向。

而「香港民研」的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一直被指暗中勾結反中亂港勢力。有報道指出,他曾收受非法「佔中」發起人戴耀廷80萬港元做有關「非法佔中」的「民意調查」,以及收受「禍港四人幫」之一的陳方安生100萬港元撰寫所謂「反送中事件—民間民情報告」,用作散播「抗爭」意識及反政府情緒。鍾庭耀主理的前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表面掛上港大之名,實際只是一個收取酬金為外國反華勢力辦事的傀儡組織,例如接收「美國民主基金會」(NED)及「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學會」的資助,以進行立法會選舉調查,製造有利反中亂港分子的所謂「民意」。鍾庭耀本身亦屢被質疑收受外國款項。鍾庭耀早前就承認有接受「美國民主基金會」及「美國國家民主研究所」(NDI)資助,而該兩個組織向來被視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白手套」。

在鍾庭耀及鍾劍華的操控下,「香港民研」做的所謂民調又被稱為「鍾氏民調」,其民調操控、造假手段之簡單粗暴,更讓人瞠目結舌。有民調專家總結,該機構玩弄民調的方式多種多樣,包括操控樣本、自創標準、偷換概念、暗置傾向以及調整權重等,可以說,「香港民意研究所」為了自己想要的結果,竟可如此妄為,已完全不知學術倫理、職業道德、社會責任為何物。

鍾劍華潛逃後,在英國成立「COOTL時代公民教育平台」,利用其作為批評特區政府及散播仇恨的平台,繼續以「軟對抗」手段宣揚反華思想。鍾亦是反華媒體的專欄作家,又在「自由亞洲電台」擔任節目主持人,於節目中發表煽動言論,不時詆毀香港。不少人士懷疑,鍾劍華繼續在海外勾結外力危害國安的背後,離不開鍾庭耀的資助或協助。

正因如此,2025年1月,鍾庭耀兩次被警方國安處人員帶走協助調查。據了解,行動旨在追查鍾庭耀與鍾劍華的聯繫,並釐清鍾庭耀及「香港民研」有否向逃犯鍾劍華提供資金,以及查找勾結外國勢力的證據。「香港民研」的掌舵人,一個成了被通緝的國安逃犯,另一個兩次被國安處帶走協助調查。走投無路的「香港民研」,完全是咎由自取,最終難逃關門執笠的命運。

相關閱讀:

「香港民研」稱將轉型甚至結業

熱點追蹤|鍾庭耀及「香港民研」的亂港劣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點網快評|「香港民研」完全是咎由自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