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嬰兒臀部幼嫩的皮膚長時間被尿片包裹,出尿布疹的情況十分常見,輕則出現紅斑、紅疹,嚴重個案或會出現水皰、滲液,甚至潰瘍情況,父母或會為嬰兒塗抹護臀膏,希望減少出現尿布疹的機會。消委會今日(17日)發布新一期測試報告,檢視市面上16款嬰兒護臀膏樣本,發現7成半樣本(12款)含受關注成分,或會引致刺激或過敏反應、令尿布疹惡化,甚至對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反應。
消委會表示,檢測發現有7款樣本標示含香料或香料致敏物質,最高1款樣本更含6種香料致敏物質。此外,有4款樣本標示含薰衣草、迷迭香或鼠尾草等精油或植物萃取物成分,有機會對嬰兒產生不良反應。2款樣本分別標示含有苯氧乙醇和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常被用於防腐劑。其中,苯氧乙醇或會影響嬰兒中樞神經系統,可導致嘔吐、腹瀉,甚至脫水;而部分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屬潛在內分泌干擾物,具有致敏風險。此外,亦有2款樣本標示含有丙二醇,有機會引致幼兒出現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

消委會參考美國FDA要求,檢視各樣本的活性成分,發現當中13款標示含有1至4種FDA允許使用的活性成分,包括氧化鋅、礦脂和礦物油、羊毛脂等,而最常見為氧化鋅,有12款樣本標示含有此成分。根據FDA的規定,非處方皮膚保護劑的氧化鋅規定使用濃度為1%至40%。研究發現只有4款有標示濃度,另有4款樣本在查詢後提供相關資料,而其餘4款樣本因欠缺相關濃度資料,無法評估。
此外,調查發現大部分樣本沒有標示完整的活性成分資料及其濃度,調查發現1款樣本僅說明部分成分資料,另1款則只標示其活性成分,其餘樣本雖有成分列表,卻沒有標示完整的活性成分資料及其濃度,故不能評估是否符合相關國際法規的限量。消委會建議,廠商應清楚標示產品的詳細成分,及在可行的情況下標示相關成分或物質的濃度,並不時留意國際間訂定的最新規定及建議,以改善產品配方及標籤資料。

消委會本次調查市面上16款常見的護臀膏樣本,每瓶售價由$52至$218,以3個月大嬰兒的每日用量(1.34克)計算,平均每日的花費介乎$0.56至$7.3不等。除1款沒有標示適用人士外,其餘樣本均聲稱嬰幼兒適用,當中8款強調初生起適用,有3款亦聲稱適合成人、任何年齡人士,或需要長期使用成人尿布的長者使用。
在選購及使用護臀膏時,消委會建議可參考以下小貼士:
1.減少或避免使用含高致敏、刺激性或其他有害物質成分的產品,皮膚有傷口、患有濕疹或皮膚敏感的嬰幼兒更需留神;
2.首次使用前,可於臀部小範圍塗抹小量護臀膏作皮膚測試,如用後出現紅腫、痕癢或其他不適,應馬上沖洗並停用;
3.出現輕微尿布疹時,可選用含氧化鋅的護臀膏,若使用數天後仍未有改善,或出現水泡、膿泡、出血、潰瘍、發紅範圍變大、或發燒等情況,應立即諮詢醫生;
4.使用護臀膏後需馬上蓋好,以免令產品變質或受微生物污染,並應放置於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
5.留意產品的生產日期、有效期限和開封後使用期,若開封一段時間後發現產品顏色起變化,應停止使用。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