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定期體檢有助於監測身體健康狀況。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黃鳳嫺今日(17日)在記者會表示,2022年至今接獲171宗體檢服務相關的投訴,每年都有50多宗,當中去年接獲58宗,今年首月接獲6宗投訴。投訴包括服務質素欠佳、講解欠詳盡、服務延誤等,有個別投訴涉及收取詳細報告要另外收費,且事前未有通知消費者,亦有些涉及改時間。
黃鳳嫺提到,涉及金額最大的個案發生在2022年,一名超過70歲並有輕度認知障礙的長者,在購買了4.5萬元體檢豪華套餐後,又被游說購買15萬元的體檢服務,以及其他體檢項目,最終合共花費了26.5萬元。由於金額龐大,該名長者向家人借錢購買,家人得知後立即要求商家取消並退款,惟商家僅同意退還9萬元,並要求收取2400元手續費。家人不同意安排,便向消委會投訴。消委會介入後,商家堅稱在兩次消費過程中,消費者神智清醒、對答如流,並向商家表示自己有足夠經濟能力購買體檢項目,因此否認以不良營商手法銷售,亦提供了當時消費者簽署的和解協議。最終個案無法調停,消委會建議投訴者諮詢獨立法律意見等。
黃鳳嫺提醒,過往消委會發表不少文章都提及體檢會有「假陽性」和「假陰性」,並非所有項目都適合消費者。如消費者接到相關宣傳,應該先詢問自己相熟的醫生了解,理性地看待體檢結果。
相關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