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興銀
政府統計處2月18日公布,截至去年年底,香港人口為753.4萬人,按年增加6400人,升幅為0.1%,總人口連續第三年增長,亦較疫情前增多。政府解釋,香港人口增多的主因是居民移入較移出多,以及受惠於各項吸引人才和輸入勞工措施,持續有不少人士從內地及世界各地移入香港。
香港人口連續三年增長,證明了香港對人才的吸引力。新一屆特區政府着力「搶人才、留人才」,自2022年底推出了多項「搶人才」措施,截至2024年9月底,各類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超過38萬宗申請,近24萬宗獲批,已有約16萬名人才攜同家人抵港,超額完成本屆政府最初訂下在2023年至2025年三年共引入10.5萬名人才的目標。16萬名人才攜同家人抵港,給本港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不僅充實了本港的勞動力,填補本地人口及人力缺口,另有不少學童跟隨家長來港,令入學人數因而上升,為社會積存未來人才。
為了精準「搶人才」,特區政府昨日公布新一輪人才清單,新增9項專業,由原有的51項增加至60項,由3月1日起生效。清單新增的9項專業,包括金融服務、創新科技、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以及航空及航運行業領域。數據顯示,2023年5月人才清單改動前有350多個相關申請,2023年5月至2024年年底則有1123個申請,勞福局相信修訂清單有助吸引人才來港。
除了各項吸引人才的措施,政府亦在努力提高生育率。特區政府在2023年推出「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向合資格父母的每名新生嬰兒發放2萬元現金獎勵。再加上去年是龍年,不少夫婦鍾情「龍仔龍女」,故去年香港新生嬰兒多達36767人,較2023年的33288名嬰兒多3479人,按年增加約一成,亦是疫後最多人出生的一年,終止了本港連續兩年出生率下跌的趨勢,意味着政策成功吸引年輕家庭生育。
不過要看到,生育是人生重要決定,牽涉不同考慮,生育率並非單靠政府政策可大幅提升。本港婦女的平均實際子女數目,延續過去數十年一直下降的趨勢,由2012年的1.2名(過去的最低點),稍微回升至2017年的1.3名,再下跌至2022年的0.9名,創歷史新低,即一名女士一生只生不足1個小朋友。一項調查顯示,香港2022年沒有子女的女性比率,由2017年的20.6%大幅上升至43.2%,凸顯本港生育率面臨的嚴峻形勢。就拿2024年來說,雖然新生嬰兒多達36767人,但2024年的死亡人數為5.14萬,兩者相比,人口自然減少1.47萬人。
還要看到,香港人亦愈趨長壽,2023年香港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為87.9年,男性為82.5年。未來本港社會將持續高齡化,撇除外傭,65歲及以上長者的比例,推算將由2021年的20.5%上升至2046年的36.0%。也就是說,20年後,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位是65歲或以上的長者。伴隨着香港老齡化程度的上升,勞動人口亦日漸減少。撇除外傭,香港勞動人口由2018年的368萬高峰,下跌至2022年的346萬。加上現時出生率不高,人口容易出現負增長,形勢更加不容樂觀。
由此證明,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低,仍然是我們需要持續關心的問題。當輸入的人才減少時,香港的人口增長將變為負數,這絕非危言聳聽,而是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提早應對、未雨綢繆,長遠應營造家庭友善的社會,真正提升生育率。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