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品評四方|劇終人散、主角謝幕:澤連斯基最有可能的8種下場

文/關品方

我們可以從不同層次分析俄烏戰爭的本質。第一層次純粹從戰爭模式的角度看,普京的特別軍事行動,類似俄國版的「抗美援朝」。俄國面臨美國及北約的威脅,需要遏止北約東擴至烏克蘭,要通過戰爭打出國威,確保國家安全,鞏固民族地位。戰爭周期長,類似朝鮮的三年戰爭,最終可能達到在類似「三八線」的位置,暫時停火。烏克蘭可能形成「南北朝」格局,大致分開東西兩邊。俄國告一段落,美國趁機收割。俄國要建立緩衝區,即取得土地。美國要取得戰利品,即礦產能源。因此美俄一拍即合,如今歐洲陣腳大亂。

俄烏戰爭打了三年,現在已大致分出勝負,俄國以點數壓勝。藉着白宮換人,見好即收,同意暫停。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俄烏衝突的戰場在烏克蘭,從第二層次來看,本質是代理人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抗俄國其實是美爭奪歐洲,烏克蘭是美國及其北約的代理人。交戰雙方主角是俄國和美國,爭奪在歐洲的話語權、主導權和控制權。俄國領土遼闊,資源豐富,又是核武器大國,歐洲寢食難安。戰後美國通過北約控制西歐洲,抗衡由蘇聯主導的華沙公約控制中歐和東歐。1992年蘇聯解體,從某種意思上,是蘇聯被美國及其北約肢解,分裂為15個國家。白俄及烏克蘭被分裂出去,是錐心之痛。美國通過北約乘勝追擊不斷向東擴展,先中歐後東歐。一石二鳥,既控制歐洲,又霸凌俄國,不讓歐洲和俄國有和解的機會。

美國挑動歐洲和俄國對抗,一直推進到烏克蘭,讓俄國如鯁在喉。美國長期部署30年(1992至2022),首先是賣軍火準備打仗,真打起來之後,適當時候就「埋單計數」,收割利益。如今美國把俄國和歐洲都消耗得差不多了,主角出台,美俄「媾和」,把歐洲和烏克蘭掠在一旁。拜登下台,特朗普重又上台,時機正好,因為打得差不多了,如果打到筋疲力竭,俄國承受不起,一不做二不休,有可能爆發核戰,那就撈不到錢。美國認為劃不來,於是叫停,犠牲烏克蘭、惹惱英法德,也在所不惜。

俄烏戰爭是典型的代理人戰爭。澤連斯基扮演了最愚昧的角色。監製和導演都在後台,他在前台領銜主演。稱他為「戲子」,將成為「棄子」,百分百恰當。最近網媒瘋傳,他的下場有8種可能。第一被逼讓位;第二隱居起來;第三出國逃走;第四意外死亡;第五是發生政變,澤連斯基被逮捕、提審判刑;第六是美國更換主角,把澤連斯基搞掉;第七是澤連斯基向特朗普低頭服軟,俯首聽命;第八是軍隊叛變,澤連斯基畏罪自殺。以上8種可能下場,在中外歷史長河,全都發生過,可對號入座。希特拉、墨索里尼、裕仁,下場各有不同。筆者如有時間,另文再詳細解說。行文至此,筆者想到賴清德(還有蔡英文和陳水扁)。為免跑題,另文再述。

戰爭的起因還有民族矛盾和信仰對立,但最基礎性的本質是資源爭奪和佔有,這是底層邏輯。從這個角度看,其實拜登和特朗普是一脈相承,只是階段性發揮不同的作用,分別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團。拜登的階段性目標是延續戰爭,通過售賣軍火賺錢;特朗普的階段性目標是推動和談,通過掠奪資源賺錢。他們既代表自己的家族利益,也代表各自的政黨利益,更代表軍事工業綜合體的資本利益。在資源爭奪和資源佔有面前,擋路的都要讓路,極限碾壓,那管你是烏克蘭還是英德法?

所以,美俄之間現在探討的「和談」主題,除了怎樣在烏克蘭瓜分利益之外,還有隱藏起來後續還要「和談」的格陵蘭歸屬問題,北極航道問題和中東戰爭問題。港人熟悉的黑社會電影:臨近尾聲的高潮戲,大佬出場,擺和頭酒,重劃地盤,靚仔行開。餐桌沒有歐洲的座位,烏克蘭在餐單(menu)上,是主菜(main dish)。

相關閱讀:

白宮:特朗普有信心本周談判結束俄烏衝突

俄烏衝突明滿3年 美俄料雙贏歐成大輸家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品評四方|劇終人散、主角謝幕:澤連斯基最有可能的8種下場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