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由香港國際ESG研究院主辦的「2025首屆國際青少年ESG大賽」目前已進入作品徵集階段。在大賽評比正式開始之前,組委會邀請了幾位來自全球各地的青少年作為大賽的媒介推介官,請他們談談自己對ESG理念的理解。來自上海宋慶齡學校的十年級學生Faye是其中的一位。
Faye雖然年紀輕輕,但在ESG領域已經積累了不少的實踐經驗。她不僅在學校內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行動,還利用假期參與公益項目,將ESG理念付諸實踐。
點新聞:你認為年輕人在自己所在社區內可以做些什麽,從而為實現ESG目標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呢?
Faye:年輕人是社會中推動ESG目標實現的重要催化劑,尤其是在學校裏。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因此是開展可持續發展行動的絕佳起點。例如,可以創辦一個社團,致力於應對環境挑戰、履行社會責任以及踐行道德治理。
不過,我認為只要有可能,對ESG的貢獻就不應僅局限於自己的社區。如果有機會,我們應該把努力拓展到其他有需要的地方。2024年夏天,我和其他高中生一起前往中國雲南的文海村進行了一次公益之旅,旨在改善當地環境並輔導孩子們學習英語。
在兩周的時間裏,我們與當地社區深入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通過訪談,我們發現遊客亂扔垃圾的問題嚴重破壞了村莊的環境和自然美景。為此,我們設計並安裝了三塊宣傳標識牌,並設置了兩台揚聲器,播放提醒遊客保持村莊整潔的信息。
除了環境方面的努力,我們還專注於教育。我們教村裏的孩子們英語字母、基礎詞匯和如何用英語做自我介紹。為了讓學習更有趣,我們引入了《檸檬樹》這首歌,並與孩子們一起練習。在我們離開時,孩子們不僅說英語更有自信了,還在父母面前表演了這首歌。看到他們展示所學知識時的興奮和自豪,我們深感付出得到了回報。
此外,從治理角度來看,我們與當地政府合作,實施簡單卻有效的政策,以維持我們所帶來的改善。我們與村幹部協調,指定專人負責維護標識牌和揚聲器,確保它們能持續發揮作用。
點新聞:參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及其17個具體目標,未來政府或企業在哪個治理改善領域最能激發你的興趣呢?
Faye:這段經歷進一步強化並激發了我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第4個目標「優質教育」的興趣。看到雲南村莊孩子們的熱情,我意識到山區孩子能獲得更多樣化、多元文化的學習機會是多麽寶貴。
我明白了為貧困社區帶來多樣化學習體驗的重要性,要確保地域不會限制一個人的潛力。展望未來,我希望能為讓世界各地的孩子們都能獲得更易獲取、更具互動性且與全球接軌的教育的相關行動貢獻力量。
(點新聞記者丁亦凝、實習記者張雨辰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