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香港婦聯早前進行生育意願調查,結果顯示71.9%受訪者不願生育小孩,19至29歲的群體依然是最不願意生育的組別。影響生育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婚育年齡延後、經濟問題、住房擠壓及職場環境等。
香港婦聯副主席歐陽寶珍提到,數據顯示,本港「晚育」已成大趨勢。她介紹,是次「港人生育意願2025」共調查了1,320名50歲以下人士以及960名50歲以上人士,調查發現有71.9%的受訪者不願生育小孩,願意生育的則佔28.1%,相較去年上升2.1%。願意生育年齡亦進一步延遲,最願意生育的年齡組別為30至39歲,達32.8%,最不願意生育的組別則佔比持續下滑,為23.3%。
香港婦聯副秘書長林慧明表示,政府曾於去年8月公布本港初婚年齡中位數,男性為32.5歲,女性為30.9歲,創近年新高。而影響生育率的因素還有多個方面,包括育兒成本高企,養育一名兒童至18歲的成本需逾600萬港元;本港現時住房擠壓,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僅約為172平方呎;職場環境中亦缺乏彈性工作時間與育兒假,有90%受訪者認為彈性上班和加班託兒或課托服務有助釋放婦女勞動力。
除了育兒成本增速超過薪資漲幅外,生育思想方面,大部分人亦認為生育會大量消耗時間及精力,束縛自己的自由。
對於提升本港生育率,歐陽寶珍建議當局積極鼓勵生育,亦應帶頭落實家庭友善政策,為提供彈性工作時間、在家工作以及僱主託兒服務等公司提供稅務減免。還可考慮參考其他國家,增設子女成長基金,上限為20萬港元,用於子女成長、學習及照顧等方面。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