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近日,在美國實施的對華加徵關稅啟動後,中國迅速對其做出回應,宣布針對美國公司和關鍵產品的進口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中國及時出台的反制措施是維護國家利益的必要舉措,也是對美國的強硬姿態做出的有力回應。這些措施不僅提升了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還可能迫使美國調整其對華政策。從長期來看,中美貿易摩擦將加速全球產業鏈的調整和重塑,促使兩國企業尋求供應鏈多元化,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若美國繼續升級關稅政策,宋清輝認為,中國可能會擴大加徵關稅的商品範圍,甚至提高部分商品的關稅稅率。此外,中國可能針對一些美國對華出口依賴度較高的商品,如農產品、能源產品、汽車及零部件、化工產品等,實施更為嚴厲的關稅措施,這將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更大壓力。
除了關稅手段 ,中國還可能在質量、環保和安全等方面加強監管,進一步提高進口門檻,增加美國企業的合規成本。
宋清輝表示,未來,從中美實際利益看,要想使中美貿易關係重回正軌,雙方需展現足夠的政治意願和務實態度,超越短期利益,審視經貿關係的長遠發展。通過坦誠對話、解決核心問題、拓展合作領域,中美兩國有望實現互利共贏,為全球經濟帶來福祉。這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需要雙方持續的努力和智慧。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對話協商和合作共贏是解決經貿摩擦的正確之道,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最終只會損人不利己。
(點新聞記者倪巍晨、葉紫翎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