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私院收費透明度不足 消委會:存價目難明及收費差距大問題

消委會研究報告指出,部分醫療機構缺乏詳盡的書面費用預算。(點新聞記者陳子萌攝)

【點新聞報道】根據《私營醫療機構條例》,私家醫院須向公眾提供價目資料、收費預算及過往收費統計數據。然而,消委會今日(6日)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不少私家醫院的價目資料難以理解且不完整,收費統計數據未能即時更新,病人之間的收費差距懸殊,部分醫療機構更缺乏詳盡的書面費用預算。

消委會於2021年至2024年間共接獲191宗有關私家醫院及日間醫療中心的投訴。(消委會供圖)

報告顯示,消委會於2021年至2024年間共接獲191宗有關私家醫院及日間醫療中心的投訴,其中近四成六涉及收費爭議。研究發現,不同醫院的收費差距顯著,例如痔瘡切除手術的收費差距最高可達一倍半。即使在同一機構接受相同治療,不同病人的收費差距亦可高達五至六成。

消委會指,病人難以獲取醫療價格準確報價和貨比三家。(消委會供圖)

此外,私家醫院或日間醫療中心的收費機制普遍含糊,收費表通常不列明醫生費用,亦鮮少向消費者披露醫生的定價標準。報告舉例指,有病人被告知若以醫療保險索償,手術費需額外支付6,000元,反映收費透明度不足。

報告亦批評,解釋價目資料的責任歸屬不清,有病人結賬時發現費用較預算高出6至7萬元,醫院聲稱費用由醫生決定,而醫生則表示費用由醫療集團決定,最終病人無法追討差額。

研究還發現,私家醫院的套餐收費做法參差不齊。在13間私家醫院中,僅1間提供多達26種治療的套餐收費,另有1間僅為兩種治療提供套餐,其餘7間則只提供6種或以下治療的套餐收費。消委會呼籲加強監管,提升私營醫療機構的收費透明度,保障消費者權益。

消委會籲推動醫療收費透明度。(消委會供圖)

(點新聞記者陳子萌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私院收費透明度不足 消委會:存價目難明及收費差距大問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