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冼漢廸
最高人民檢察院與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通過詳實的數據、生動的案例和清晰的路徑,呈現了司法機關在國家安全、民生保障、科技發展等領域的深入工作,從維護「大安全」到保障「小確幸」,從懲治犯罪到推動治理,「兩高」詮釋了「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初心。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兩高」以法治利劍捍衛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最高檢報告顯示,2025年全國檢察機關依法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嚴懲嚴重暴力犯罪及電信網絡詐騙等危害社會秩序的行為,起訴涉黑惡犯罪1.2萬人、電詐犯罪7.8萬人,並指導辦理緬北明家犯罪集團等跨境案件。最高法同步發力,審結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萬件8.2萬人,嚴懲涉緬北電詐犯罪,並對足球、惠農資金等領域腐敗分子定罪判刑。「兩高」協同作戰,既體現「嚴打」震懾力,又以實際行動回應公眾對公平正義的期待,彰顯了「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堅定立場。
司法為民是法治建設的根本宗旨,「兩高」以法治溫度守護民生福祉。最高檢聚焦群眾身邊的安全問題,辦理食品藥品安全公益訴訟2.6萬件,嚴懲侵犯婦女權益犯罪4.8萬人,並通過核准追訴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34人,平衡了懲罰與保護,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最高法則從民事領域發力,明確離婚逃債、惡犬傷人等裁判規則,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6351份,並以死刑嚴懲余華英拐賣兒童案,有力維護了兒童權益和社會道德底線。「兩高」以「小案大民生」的視角,將司法關懷滲透至社會肌理,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
為科技發展護航,「兩高」以法治智慧引領科技創新。最高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嚴厲打擊侵犯商標權、商業秘密等犯罪行為,為創新主體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最高法明確支持人工智能依法應用,同時懲治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侵權行為,以及研發應用人工智能輔助審判系統,既為科技創新撐起法律的保護傘,又以法治智慧為科技應用開闢新路徑,確保了科技發展與法治建設同頻共振。
法治之光,照亮民族復興之路;公平正義,構築人民幸福之基。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司法機關必將繼續以智慧和勇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築牢法治根基,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每一個角落,讓法治成為國家和人民最堅實的依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