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舒心:國家繁榮 資本之錨

舒心博士。(資料圖片)

【點新聞報道】長江和記公司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一事備受矚目,《大公報》近日連發多篇文章,引發社會強烈反響,海內外媒體紛紛轉載引述,成為熱議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香港哲學研究院院長舒心博士指出,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商業運作看似平常,實則與國家命運緊密交織。資本的流向,從來都與國家利益、民族大義息息相關。從哲學層面審視,商業決策是國家戰略大局的有機組成。國家戰略着眼於長遠發展與全民福祉,經濟、政治、文化、安全等維度相互關聯。任何商業行為都如同棋局落子,影響深遠,或為國家發展助力,或帶來阻礙。

舒心表示,背離國家戰略的商業決策,會產生明顯的負面效應。以國際貿易物流為例,若關鍵節點被他國資本掌控,中國企業物流成本上升,國際競爭力受損,外部勢力還可能藉機遏制中國經濟,這是國際經濟博弈的現實寫照。

回顧歷史,無數愛國資本家的事跡令人動容。他們深知,國家繁榮是個人財富的根基,國家強大是企業發展的保障。在抗戰年代,不少香港老一輩資本家挺身而出。霍英東利用自己的船隊,衝破敵人的封鎖,為抗戰前線運輸緊缺的物資,不顧危險,為抗戰勝利貢獻力量 。榮毅仁雖身處後方,卻積極參與支援抗戰的各類活動,利用家族資源,為難民救濟、工業生產等提供支持,為抗戰勝利盡一份心力。

除了他們,還有眾多不知名的香港資本家,或捐款捐物,或投身生產,為抗戰提供了大量物資與資金支持。他們的付出,歷史不會忘記。在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同時,他們的事業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騰飛,這些秉持愛國情懷的資本家,憑藉敏銳的商業眼光和敢為人先的精神,在內地市場收穫了商業成功。

舒心強調,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休戚與共。國家繁榮穩定,方能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中國龐大的市場、蓬勃的活力,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反之,國家若發展受挫,即便資本家一時獲利,財富也難以長久維繫,子孫後代的發展也會失去根基。

在風雲變幻的時代,資本家應深刻認識國家利益至上的意義,樹立全局觀念,在商業決策中兼顧國家戰略,實現企業與國家的共同發展。只有國家強大,個人與企業才有光明未來,這不僅是責任擔當,更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相關閱讀:

港澳辦等轉載《大公報》文章 「偉大的企業家都是愛國者」引發廣泛共鳴

《大公報》關於長和事件的文章引發廣泛認同 「這是一樁戰術精明、戰略失明的買賣」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舒心:國家繁榮 資本之錨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