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香港低空經濟「監管沙盒」今日(20日)啟動,首批監管沙盒試點項目名單出爐,其中有多個項目在香港科技大學設置攤位介紹其項目成果及應用,包括外賣平台Keeta無人機配送、運輸平台無人機配送、中華電力無人機應用等,科大空氣動力學和聲學實驗中心及鄭家純機器人研究院亦展示其科技成果,支持香港低空經濟發展。相關活動展示無人機從城市治理到智慧民生的落地應用。
科技升級智慧城市 突破傳統人力限制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以小型無人機操作「超視距飛行」,巡查輸電塔和架空電纜,成功獲選為首批試點項目之一。相比以往派工程人員徒步巡查供電路線,這些小型無人機能將效率提升近4倍,且能突破緊急及惡劣天氣的情況進行巡視,更易處理偏遠或危險位置的設施。中華電力表示下一步將努力實現全自動飛行。
來自深圳的高度創新GODO致力於改善城市治理,其GODO智能無人機系統可用於安全檢查、3D建模和GIS數據更新,通過採用自動飛行和雲端建模,解決無人機飛手短缺和數據更新不及時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項目質量。GODO與中國建築合作,優化智慧工地,還與香港民航局合作探索其無人機和管理系統的對接。
無人機從外送到救援 落地民生場景
「人在家中坐,外賣從天上來」的場景實現難度如何?全港普及離我們又有多遠?美團集團旗下外賣平台Keeta開發了一款專門用於城市即時配送的多旋翼無人機M-Drone Gen 4,它可以實現導航、飛控、感知、定位等冗餘,六向感知助力螺旋槳保護、避障、繞行、迫降等場景。M-Drone Gen 4自重7.1公斤,最大有效載荷2.4公斤,最大秒速達23米,最大往返配送半徑為10公里,滿載情況下可懸停16分鐘。Keeta未來將在香港開通外賣配送航線,為香港市民帶來全新的無人機即時零售配送服務。

本港物流平台Lalamove聯手寧波翼新智能,在香港打造一個「端到端」的即時送貨服務,在試運營期間嘗試將藥品、醫療保健品及文件用無人機配送至離島地區。該項目未來旨在讓住在偏遠地區的居民也可以享受到更加便利的生活和快捷配送服務,如居民對藥品或醫療物資的緊急需求;還可以幫助中小企擴展業務,解決物流痛點,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推動整體商業及社會經濟增長。
消防處推出的救援無人機也成為一大亮點,自重僅2公斤的無人機可快速尋找並準確偵測事故現場,利用AI尋找失蹤人士。有的無人機可攜帶30公斤重的救援及手術工具,相比於傳統的人力攜帶搬運,科技減輕了救援負擔,也提升了救援效率。


技術變革日新月異 支撐低空經濟可持續發展
低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香港理工大學的低空經濟研究中心涵蓋了多個研究主題,他們齊心研究無人機在樓宇之間的精準定位和控制。
香港科技大學空氣動力學和聲學實驗中心則致力於研發一套無人機噪音評估系統,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研究助理教授周朋介紹說,因為無人機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噪音,想要在長遠的角度普及無人機在城市中的運營,那麼它會影響到市民的噪音就會成為一個問題,科大的這套噪音測量和評估系統也能幫助製造團隊和企業更好地優化無人機部件及結構,降低噪音。目前世界衞生組織(WHO)對住宅區戶外的噪音建議標準為55分貝,而現場演示結果表明部分無人機的噪音達到70-90分貝。
科大鄭家純機器人研究院展示了其微型自主飛艇、自主無人機導航,以及手勢控制無人機的研究成果,其中後兩者的研發團隊屬於大疆聯合實驗室,這兩項技術成果已經投入商用。科大在讀博士徐同學演示了如何只用手勢控制無人機的啟動及運行,他介紹說這主要應用於攝影拍照的任務,其安全距離為一米五至兩米。
科大博士後周同學則介紹自主無人機導航關於民生的場景應用,他以無人機配送外賣為例,無人機在任務過程中需要在高樓間穿梭,避開障礙物,並且要自動降落安全地點,而這套系統就可以令無人機在做任務時避開危險。他還強調,這項技術為低空經濟的安全保駕護航,令低空經濟得以可持續發展。
隨着低空經濟「監管沙盒」啟動,香港正以科技為槓桿,撬動城市治理與民生服務的雙重變革,迎來新機遇。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所說:「飛向低空經濟,機遇由此展開。」


(點新聞記者陳子萌報道)
更多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