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中學校長會四川教育考察團圓滿結束

(主辦方提供)

文/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

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地考察最能讓參加者明白一地之文化精神面貌。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下稱:區會)的中學、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共有82所,是香港三大辦學團體之一,由區會中學校長會於2025年3月初舉辦為期五天的「四川教育考察團」,到訪成都重點的歷史文化地方,與當地中學、醫學院、高端企業進行交流;這次行程大大加深了區會26位中學校長及12位校監對當地文化、教育現況及國家高速發展的了解,深深體會到國家興盛與教育、科研的緊密關係,也進行專業學術交流。

四川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韓春蓉女士致送紀念品給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總幹事王家輝牧師(主辦方供圖)

遊覽名城古蹟、感受活力現況

在國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和中聯辦教育科技部的共同支持及協助下,接近40人的考察團以參觀武侯祠揭開行程的序幕。武侯祠主要是紀念三國時代劉備和諸葛亮,是我國唯一的君臣合祠,至今已有1800年歷史了,孔明為國家鞠躬盡瘁之情操,至今仍為人所傳頌。仰慕孔明的唐代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曾築草堂棲身近四年,期間寫詩數百首,是詩聖創作生涯的重要階段。為了解詩人的生活,考察團也去參觀杜甫草堂,在樸實而清幽的草堂遊覽,聽著詩人的生平,讀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得廣廈千萬間,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時,既為詩人悲天憫人之情懷而感動,也為今日國家強盛、人民安居樂業而高興。考察團發現成都既有二千年古城之風韻,也有現代繁華的風采,在活化後的錦里民俗街、寬窄巷子都見到商業興旺、文創融匯、新舊共冶、遊人如鯽,處處體現了當地政府著力推動保育與發展並重的成果。

夜遊錦江廊橋(主辦方供圖)
遊覽秦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主辦方供圖)

驚嘆古人智慧、樂見科教興國

近年備受注目的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是行程的重點之一。館內展出了大量從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包括青銅器、金器、玉器、象牙製品等,這些文物不僅展現了古蜀文明的高度發達,也為研究中國古代史、文化與宗教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至今興旺不衰,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在世界各大文明體系中綻放異彩,聽導賞員的介紹,校長們均流連忘返。在遊覽秦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時,考察團真正體會到古人的科學智慧,如何通過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解除水患威脅,並引導岷江江水灌溉成都平原,造就了富饒的天府之國。

科技有利民生、乃國家強盛的根基之一。考察團拜訪了中國最悠久的成都市石室中學,了解這所自西漢成立至今的學府,憑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卓越的教學質量,為國家培育了眾多政治家、學者和科學家。

在中國最悠久的石室中學進行專業學術交流(主辦方供圖)

在探訪享譽中外、與區會淵源甚深的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時,校監及校長也欣賞它結合教學、治療、研究、發明於一體,培育了許多醫學人才,發展了許多醫學技術,切切實實地造福了國民,提升了國民的健康和生活質素,其醫療及教學水平早已躋身國際之第一流。

介紹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歷史及與區會淵源(主辦方供圖)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先進醫療手術技能培訓設備(腹腔內窺鏡練習)(主辦方供圖)

此外,考察團也到訪國星宇航集團,它是一家專注於商業航天技術研發與應用的高端科技企業,致力於衛星設計、製造、發射及數據服務。考察團在以航天為主題的總部參觀、體驗,了解企業的發展及其對國家航天科技包括遙感衛星、通信衛星、物聯網衛星的開發與應用等範疇的貢獻。今日中國已在不同的科技領域如航天科技、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等領先世界。如何推動學校的科研教育、鼓勵學生以專長報國,將是校長們回港後的重要思考方向之一。

到訪致力於衛星研發的高端科技企業──國星宇航(主辦方供圖)

結語:推動香港學生認識國家、熱愛國家、貢獻國家

校長們平日都忙著處理學校的工作,今次參加五天四夜的考察活動,可說是機會難逢、收穫滿滿,特別是感受到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至今仍然是生生不息;此外四川近年發展迅速,既保留了深厚的傳統歷史文化,又融合了現代科技元素,實在值得香港思考。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如何提升香港學生認識國家、提升國民身份認同、厚植愛國思想,是非常有意義的使命。隨著中港兩地接觸日益頻繁,除了粵港澳大灣區,校長會認為也可加強與內地其他省市的合作交流,例如探究科技如人工智能的發展,拓寬香港學生視野,了解國內事業發展的機遇,做好生涯規劃等。校長會日後將繼續到訪不同城市,促進教育同工的專業交流,為香港教育界注入新動力,配合國家教育強國的大方向。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中學校長會四川教育考察團圓滿結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