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理大辦「人工智能與醫學」講座 邀諾獎得主分享心得

小組討論環節由楊紅霞(左)主持,Marshall(中)及張亞勤(右)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賦能醫學的發展。(主辦方供圖)

【點新聞報道】今日(21日),理大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醫療及社會科學院聯同理學院舉辦「人工智能與醫學:塑造健康未來」講座,邀得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Barry Marshall專程來港擔任主題講者,分享其科研之路及對醫學未來發展的真知灼見。清華大學智能科學講席教授及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亦應邀出席,參與小組討論環節。活動旨在促進學術交流,啟迪創新精神,吸引約500名師生、校友、創科界和學界翹楚,以及公眾人士參與。

滕錦光致辭時表示,人工智能是塑造醫學未來的關鍵。(主辦方供圖)

理大校長滕錦光感謝Marshall及張亞勤親臨分享,讓師生獲益良多,並表示:「今年初,理大成立了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加速人工智能、數據科學及電子計算學在跨學科研究和教育的蓬勃發展。這些努力為大學籌建香港第三所醫學院奠定堅實基礎。」

Marshall分享了從事幽門螺旋桿菌研究的心路歷程。(主辦方供圖)

講座上,Marshall教授以「理論與實踐:創新與探索精神引領的研究」為題,分享從事幽門螺旋桿菌研究的心路歷程,包括講解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途徑和治療方法,以及其親身喝下幽門螺旋桿菌培養液進行驗證的經歷。其成果為推動全球醫療發展,尤其是腸胃病研究的貢獻良多。

近年,人工智能崛起成為醫學領域的強大工具,為提升患者照護、優化臨床工作流程和創新研究開創無限機遇。Marshall教授指出,透過海量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提供了以往無法獲取的資訊,有助於提升患者護理水平和促進醫學研究的發展。

張亞勤期望,學術界和產業界能進一步協同合作,推動相關領域閉環發展。(主辦方供圖)

張亞勤則表示,人工智能正推動該領域朝着更快速、精準、安全、經濟、普惠的方向發展。但其在演算法透明性、可解釋性、安全隱私及倫理等方面存在挑戰。未來,希望學術界和產業界進一步協同合作,推動相關領域閉環發展,挖掘更多科學與產業創新機遇。

理大舉行「馬歇爾醫學微生物學科技研究中心」揭幕儀式。(主辦方供圖)

同場,理大為新成立的「馬歇爾醫學微生物學科技研究中心」揭幕。該中心將致力推動細菌診療研究,並開發創新抗菌療法,解決因藥物耐藥性增加而對新型抗生素的迫切需求。

相關閱讀:

理大與中國鐵塔合作 推動低空經濟等創新

第三所醫學院|「港科廣」校長:「AI+醫學」為科大核心優勢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理大辦「人工智能與醫學」講座 邀諾獎得主分享心得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