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政府正就公營醫療服務收費進行檢討,其中公立醫院的放射服務目前獲政府全額補貼,患者無需支付額外費用。然而,醫管局指出,相關服務需求龐大,2023至24年度磁力共振掃描造影服務實際達87,000人次,例行個案的輪候時間更長達3年9個月。相比之下,私營醫療市場的同類檢查每次收費至少數千元,顯示公營服務的負擔沉重。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表示,公立醫院複雜放射服務的輪候時間持續增加,因此考慮引入逐項收費機制,讓市民共同承擔部分費用。他強調,即使引入共付額,相關服務仍屬「高度補貼」,相信大部分市民能夠接受。黃立己指出,收費改革旨在更有效運用資源,優先保障急重及危疾病人,避免「大病致貧」的情況發生。
此外,醫管局發現約一成病人未按預約接受放射診斷檢查,導致名額浪費。部分病人已在其他醫療機構完成檢查,或病情好轉無需再檢查,卻未取消預約,甚至重複進行不必要的檢查。醫管局放射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李醒芬表示,此情況並不理想,但暫時無意向缺席檢查的病人收費,強調缺席原因多樣化,現階段將透過HA GO應用程式加強提醒病人預約日期,以減少資源浪費。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