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鳴
昨天是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一周年的重要日子!這標誌着由香港國安法與香港國安條例共同構築的「安全網」堅不可摧,成功守護了國家利益和港人福祉。
去年1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發表重要講話中,作出了「一國兩制」實踐進入了新階段的重要論斷,並深刻指出「實現香港、澳門更好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是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
今年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參加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與全體港澳委員共商國是。丁薛祥副總理強調,我們要擔當起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築牢維護國家安全屏障,鞏固提升港澳獨特地位和優勢,推動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做出更大貢獻。
今年3月3日晚上,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北京看望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時,傳達了習主席、黨中央、中央政府對港澳同胞的關愛,希望香港守牢國家安全底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一年來,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一心一意謀發展、拚經濟、惠民生、創未來,治理效能明顯提升;香港市民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大大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越來越強;國際投資者「用腳投票」,「投資香港、挺進內地」成為許多企業家、企業的選擇;香港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日益加快。
事實證明,香港國安條例生效一年,為香港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香港政通人和,河清海晏,氣象萬千,「東方之珠」活力四射,更加璀璨!
經濟發展充滿活力
一年前,當香港國安條例生效時,坊間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會導致美西方對香港的制裁升級,窒息香港經濟。
一年來,儘管美西方不斷打壓、圍堵、攻擊香港,但因為有中央的堅定支持,香港不懼打壓、不怕風浪,經濟發展的「成績單」十分亮眼。
2024年,香港經濟增長2.5%,高於發達經濟體平均1.8%的增長率,顯示出香港經濟的活力和韌性;香港的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同比分別上升24.4%和25.2%,顯示出香港進出口貿易業強勁復甦;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上升12.1%,顯示出消費者信心回升;香港股市恒生指數全年上漲17.7%,港股全年成交額達32.4萬億港元,為近三年最高水平,顯示出投資者對香港經濟的前景看好、信心十足。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香港初創企業的數量達到4694家,較上一年增長10%;這些初創企業2024年的僱員總數近18000人,較上一年增長7%;初創企業的數目以及僱員人數均刷新歷史紀錄。其中,健康及醫療、可持續或綠色科技行業的初創企業數量增幅最為顯著。
一年來,香港再次獲評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國際金融中心排名重回全球第三,世界競爭力上升兩位排名第五,人才競爭力上升七位重回前十。
根據香港美國商會今年初公布的一項調查,有83%的美國企業對香港法治「投信任票」,該比例連續第三年同比增長。
輕擁歲月,笑對流年,事實雄辯地證明,築牢維護國家安全屏障後,香港向全世界展現了更安全、更自由、更開放、更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香港是幹事創業的天堂、成就夢想的地方。
曾有人炒作「香港玩完論」,如今,香港沒有玩完,而是發展得越來越好,拋出「香港玩完論」的人自己玩完了!
治理效能明顯提升
一年前,以國安條例生效為標誌,香港構築起了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實屏障,有了這道屏障,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可以心無旁騖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人們看到,這一年,香港治理展現新氣象。
「有為政府」特徵更加明顯。一年來,面對本地消費不振的狀況,特區政府大力推展「盛事經濟」,全年舉辦各類大型活動超過200場,極大地提升了人氣財氣;面對樓市低迷不振的情形,特區政府果斷推出樓市「撤辣」政策,促使樓市交易量全面回升;面對美西方對香港的持續圍堵和打壓,特區政府主動開拓東南亞和中東市場,吸引大型財團來港設立辦事機構;截至去年底,香港已有2700間單一家族辦公室;面對香港發展空間狹小的難題,特區政府加快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創新推出「片區開發」模式,促進「基建先行」。
改善民生貼地務實。「住房難」是香港的民生大事,本屆政府就任以來多方施策,使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由高峰時期的6.1年下降至現在的五年多一點;隨着「簡約公屋」陸續落成,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可在2026-27年度降至四年半;特區政府去年公布了華富邨、彩虹邨公屋重建計劃,對超過60年樓齡的公屋逐步拆遷重建;特區政府還在解決「劏房」問題上邁出重要一步,制定「簡樸房」標準,逐步實現「劏房清零」。
基層治理效能顯著提升。區議會曾淪為危害國家安全、鼓吹「港獨」的政治平台。如今,區議會已經「脫胎換骨」,重回服務社區和提供諮詢的功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為民發聲,為民解憂,成為連結政府與社區的橋樑和社區居民的貼心人,基層治理的面貌煥然一新。
一路風雨,一路艱辛,事實雄辯地證明,香港國安法和國安條例共同構築的安全屏障,令「港獨」勢力沒有任何生存空間,沒有了政治勢力掣肘,特區政府可以騰出手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經濟民生上,從近期、中期、遠期一步步謀劃香港發展,香港的治理效能大大提升。
社會環境安定和諧
一年前,香港國安條例生效時,有人擔心香港的人權能否得到保障。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3月21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截至今年3月1日,就涉嫌違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罪行,5人被檢控,其中3人被定罪。
鄧炳強表示,自香港國安法2020年7月1日生效到2025年3月1日,在所有相關法律下,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的案件中,共320人被拘捕,186人及5家公司被檢控。161人及1家公司已被定罪,包括已被判刑或正等候判刑的個案。其中,91人及4家公司是就香港國安法下的罪行被檢控,76人被定罪。
以上這些數據清晰地表明,國安條例打擊的是極少數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分子,保護的是絕大多數市民的人權自由。
香港國安條例明確將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重要原則,保護基本法規定的各項權利和自由,《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適用於特區的有關規定繼續有效。這一立法精神貫穿和體現於條例的每一個部分,明確界定罪行要素,清楚劃分罪與非罪,規定了罪刑法定,無罪推定,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法不溯及既往等原則,並對特定罪行設定了明確的排除事項和免責辯護。
香港國安條例的以上規定,在具體實踐中得到了切實執行。一年來,市民對國家安全的認同感顯著提升,社會氛圍更加安定團結。
風清氣正,政通人和,事實雄辯地證明,香港國安條例是保安全之法、保發展之法、保民生之法。對於那些危害國家安全的極少數人,這部法律是高懸的利劍;對於廣大香港市民和外來投資者,這部法律是保障其權利、自由、財產和投資的「保護神」。
夏寶龍主任在香港特別行政區2024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的致辭中深刻指出:「保國家安全,就是保『一國兩制』,就是保香港繁榮穩定,就是保外來投資者的利益,就是保香港的民主自由,就是保香港全體居民的人權和福祉。」
今天,當我們重溫夏主任這段話,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高水平安全是高質量發展的保障;當法治成為核心競爭力,香港的「金字招牌」才會越擦越亮,香港的發展動能才會越來越強,香港「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才會越來越亮麗,香港這顆「東方之珠」才會越來越璀璨耀眼、令人矚目!
回望來時路,邁步新征程,香港社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安定和諧局面,更加堅定維護國家安全的共同意志,更加忠實履行「一國兩制」實踐進入新階段的重要使命,香港將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更大力量!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來源:大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