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倡推進《基層醫療健康藍圖》 加強公私協作分流醫療需求

急症室服務在醫療系統中擔當着獨特而重要的角色。(點新聞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急症室服務在醫療系統中擔當着獨特而重要的角色,公營急症室的首要任務是為緊急傷患者提供優先緊急醫療服務。根據行之已久的分流制度,患者會根據其臨床情況被分為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及非緊急五個類別,並按類別緩急決定治理的先後次序。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與香港急症醫學會今日(24日)發布聯合聲明稱,次緊急及非緊急類病人的病情一般比較穩定及沒有生命危險,可考慮前往普通科門診、私家醫生診所或私家醫院求診。善用急症資源不僅提高醫療效率,並能保障緊急傷患者生命安全。

為有效應對求診人數不斷上升,前線人手短缺,急症輪候時間過長等問題,需要有賴各方共同協作,多管齊下,平衡社會不同持份者的需要。香港急症科醫學院與香港急症醫學會建議推進《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強化「一人一家庭醫生」的概念,並加強公私醫療協作,分流醫療需求;其次,提高公眾對健康問題的認知,加深對急症的認識,以令大眾可以根據情況適當選擇其他合適的醫療服務。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與香港急症醫學會表示,將一如既往致力培育專科人才,提供國際認可之訓練課程及定期審視,以確保急症專科醫生的服務質素和專業水平,讓他們充分發揮作為生命邊緣守護者的角色。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倡推進《基層醫療健康藍圖》 加強公私協作分流醫療需求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