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政府今日(24日)公布,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將於明日(25日)中午12時舉行記者會,公布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改革的詳情。醫衞局常任秘書長陳松青、醫衞局副秘書長許澤森、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和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醫生亦會出席。
消息指,政府擬分五年推動收費制度改革,需時調整電腦系統及讓前線人員適應新收費制度,預期至少半年後逐步開始收費改革。另有消息指,急症室收費擬實施兩級制,非危殆及非危急病人收費會由現時180元上調至介乎300至400元之間。此外,公立醫院非危重服務加價,並引入逐項收費,當局初步傾向設立「封頂」機制,向包括需要多次覆診的病人及長期病患等,每年最多收取一定數額的診金。
消息:急症室收費實施兩級制
有消息指,政府擬將急症室收費實施兩級制,危殆及危急病人免費,而非危殆及非危急病人的收費則由現時180元提高至與私家診所相若。有傳媒引述消息指,非危殆及非危急病人的收費或提高至300至400元之間。
根據醫管局指引,現時病人抵達急症室後分流,包括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及非緊急,全部劃一收180元。急症室收費上一次調整是2017年,由100元加至180元。而2024年,緊急、次緊急或非緊急病人佔約95.8%。
消息:長期病患收費「封頂」
有傳媒引述消息稱,公立醫院急症室、普通科、專科門診及住院等的非危重服務加價,且每項服務及藥物均會逐項收費。為免加價對經常使用服務的病人構成「疊加壓力」,當局傾向設立「封頂」機制,每年最多收取一定數額的診金。
消息:放射服務逐項收費
醫管局早前表示,公立醫院複雜放射服務的輪候時間持續增加,因此考慮引入逐項收費機制。

目前公立醫院的放射服務獲政府全額補貼,患者無需支付額外費用。惟根據醫管局數據,公立醫院放射服務需求龐大,其中磁力共振掃描造影服務輪候時間長達3年9個月。醫管局又發現,約一成病人未按預約接受放射診斷檢查,導致名額浪費。
(點新聞記者綜合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