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公營醫療改革|收費封頂或致濫用醫療?急症分流催生爭拗?政府消息人士回應

政府計劃增設每人每年1萬元的收費上限。(點新聞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25日)中午舉行記者會,公布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改革的詳情,急症室收費將增至400元,第一類危殆及第二類危急病人可獲豁免;急症醫院住院病床,收費每日300元;療養、復康及精神科病床,每日收費200元。門診服務方面,普通科門診每次收150元,並會收取每種藥5元給予最多4星期的藥量;專科門診費用會調升,每次診症收費250元,藥費收每種藥20元,最多處方4星期的藥量。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上一次檢討醫療收費在2017年,已經時隔8年;再早一次則是在2003年,距上次已有14年。目前公營醫療系統接受政府資助達到97.6%,像仙女散花,全港市民支付剩下2.4%的費用,是不可能維持的。消息人士指,醫療系統需要進行改善,「不郁,醫療系統會等死。」

消息人士提到,2025/26財政年度,雖然政府有財政整合計劃,但醫療資助仍然增加,還透露明年資助會繼續增加,強調「絕對沒有政府開支封頂,該使則使」。政府希望能者多付、共付之後,政府可以提供更多服務,例如增加減免病人數量、封頂醫療開支等,讓現有投入變成更精準的補助。

政府計劃增設每人每年1萬元的收費上限,消息人士表示,市民一般要用到一萬元,大多是患有嚴重疾病,且住院一個月以上。該政策原意是政府可為這些嚴重個案提供安全保障,無論什麼收入層級,都不會因病致貧。

對於社會上有聲音稱綜援人士有濫用醫療資源行為,消息人士指,綜援人士是弱勢社群,需要照顧,有人將矛頭指向他們,認為不應混為一談。據前線醫生說,以往沒有特別出現綜援人士濫用醫療資源的行為,市民因小問題拿病假的濫用情況,反而較弱勢社群多。亦有媒體說,設置收費上限,會導致市民「老奉」去看病,出現濫用醫療資源,消息人士回應指,從數據上看,該情況未必會出現。

關於急症室收費改為兩級制,危殆和危急病人免費,其他求診者收費將建議調整為400元,社會關注前線人員分流可能影響收費水平,導致產生醫患爭拗。消息人士指出,醫生不是簡單幫市民簽病假紙,如果不調整收費,急症室仍會堆滿非緊急病人,情況不理想,會影響員工士氣,出現惡性循環。

對於分流具體指標,消息人士介紹,第1類(危殆)患者有即時生命危險,甚至昏迷送院;第2類(危急)患者是看維生指標,基本不會坐一會就病情穩定,變第3或第4類。消息人士說:「豁免第1類、第2類患者費用,不一定是要瞓床、搓心(心肺復甦法)先入去,爆了頭、斷了手,這些患者當然要去急症室;腳痕不用今晚看,可以先塗藥明日看;發燒大家都會簡單處理,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消息人士認為,反而第3類(緊急)患者和第4類(次緊急)患者之間較難分流。

消息人士表示,以往都有患者質疑為何被分為第5類(非緊急),收不收費都會有人不滿。分流制度實行很多年,新收費下的分流操作和現行沒有太大分別,醫護人員有專業判斷,對合理分流安排很有信心,強調「前線緊張救人,而非緊張有否收費」。

(點新聞記者報道)

相關閱讀:

公營醫療改革|每人每年上限1萬元「封頂」 全港市民均可申請受惠

一圖|公營醫療服務新舊收費對比 這幾項漲幅最大……

急症室加價至400元 公營醫療服務新收費一文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公營醫療改革|收費封頂或致濫用醫療?急症分流催生爭拗?政府消息人士回應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