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講真D | 太空油「一啖都咪制」

文/黎岩

就在警務處25日一連三天舉辦全新劇目《太空遊學團——互動禁毒劇場》體驗場,向逾200名校長、教師和高小學生傳遞禁毒訊息,防範新興「太空油毒品」之際,26日下午5時許,警方於樂富商場截獲一名19歲青年,檢獲一粒懷疑含有依托咪酯的電子煙彈,該青年以涉嫌藏毒被捕。

政府於2025年2月14日刊憲修訂《2025年危險藥物條例》,將俗稱「太空油」主要成分依托咪酯及其三種類似物(美托咪酯、丙帕酯和異丙帕酯)列為毒品。法例定明,管有和服用最高可被判監禁7年及罰款100萬元,七年監禁可謂阻嚇力不小。

「太空油」毒品是一種有害煙油,通常透過電子煙或蒸氣裝置吸食,主要成分為依托咪酯是在醫學上用作麻醉的藥物,屬受法例管制的第1部毒藥。不法分子亦會將依托咪酯與果味甘油混合,製成電子煙彈,誘惑年輕人吸食。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表示,2024年共有31名中小學生涉及嚴重毒品案被捕,而涉及「太空油毒品」被捕的最年輕僅得12歲,可見太空油對幼稚無知的青少年的誘惑及危害性。

「太空油」毒品有這樣的名稱,有傳依托咪酯吸食後感覺像在高空飛行乍浮乍沉飄飄然,故有此得名。不過,醫衞局局長盧寵茂就曾表示「好憎」這個名字,認為有美化之嫌,更有誤導吸毒之意。

「太空油」是近年剛剛興起的一種新型毒品,自2019年疫情後在才悄然出現在香港,直到2023年,才被揭發有本港年青人開始吸食。據悉,短短兩三年時間,「太空油」毒品就已經躍升21歲以下青少年最常吸食毒品的第3位,可見該類毒品的誘惑性非常之大。截至去年11月,警方已經拘捕涉案206人。

來自市場的消息,「依托咪酯」原材料大部分由印度入口,亦有旅客以手提行李入境。「太空油」毒品購買管道主要在是社交網站,最平200多元便有交易,基本上以煙彈形式出售。

「太空油」毒品通常使用在電子煙設備中,但與一般的電子煙油有很大區別,不法分子將依托咪酯製成油煙彈,利用電子煙加熱,並將其轉化為蒸氣的裝置。吸食後有噁心、嗜睡、身體僵硬、肌肉抽搐、反應麻木,甚至暫短失憶等現象,吸食者處於迷幻狀態,意識渙散,無法正常判斷環境和行為的危險性,從而引發意外,例如過馬路時可能因意識不清而發生交通意外,或在高處活動時不慎墮樓。有女性吸食者毫無反抗意識被強姦非禮等,亦可導致壓力荷爾蒙不足,並使人體對流感和傷風的抵抗力下降;同時亦可引發低血壓、低血糖,甚至可能導致休克。

不法分子近年開始利用其製成太空油煙彈,以電子煙產品吸食。有些年輕人誤以太空油不是毒品,但實際上這種新興毒品不僅可以上癮,還欲罷不能,甚至於小命不保!長期吸食會對腦部神經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同時也容易引起呼吸暫停、支氣管痙攣等,嚴重可致死亡。另外,若「太空油」毒品中再添加冰毒、可卡因等毒品,可能隨時飄飄然「上西天」。

去年就有至少3宗疑似因吸食「太空油」毒品導致死亡的病例,亦有吸食後失控失常失足墮樓身亡個案。根據醫管局香港中毒控制中心數據,2024年中心接獲超過130宗懷疑吸食太空油毒品後到公院求診個案。這還不包括為躲避刑責通過其他方式求醫治療的個案。

「太空油」毒品的主要成分依托咪酯是醫用鎮靜麻醉劑,老鼠實驗證實可致上癮。有社工和前線警員根據已揭發的案例證實,有吸食者形容試吸後會「追住食」。

另外,假設受保人吸食包括已經被列為毒品的太空油等毒品成癮,並就各類衍生的疾患求醫,向保險公司索賠醫療費用,此費用將不獲理賠。

截至2024年11月,執法部門已破獲144宗跟「太空油毒品」相關的案件,並拘捕211人及檢獲10.9公斤依托咪酯,案件宗數、拘捕人數和檢獲量較2023年大幅上升分別19、23和18倍。由此可見,太空油毒品現時已成為本港其中一種更易成交、更易被青少年接觸到的新興毒品,更為要命的是,因為吸食後各種隱形病理性症狀不甚明顯,青少年只是覺得飄飄然好玩,往往不以為意。

正因為太空油毒品在青少年中持續氾濫,且情況越來越嚴重,才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警務處近期在中小學展開的《太空遊學團——互動禁毒劇場》全新劇目體驗場,顯然是把禁絕太空油的重心放置在中小學生中間,期望通過大力宣傳太空油毒品的危害,特別是有可能導致精神失常乃至死亡的危害,增強青少年防範並遠離太空油毒品的防毒意識,同時也是期望藉此引起學生家長的高度重視,能夠悉心教育子女,觀察子女的朋輩交往,引導子女遠離毒品,教育子女遠離損友,對太空油「一啖都咪制」。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 | 太空油「一啖都咪制」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