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梁秉堅
特區政府於25日向立法會提交最新的規管「簡樸房」方案,根據最新的建議方案,將會優化多項安排,包括放寬窗戶不能面向四面圍封天井的規定;寬限期延長至36個月;新增消防及屋宇裝備範疇的註冊專業工程師作為指明專業人士等。政府的目標為今年內完成立法,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始接受登記和認證,即是,2030年開始正式取締劏房。特區政府從善如流,適當放寬「簡樸房」要求,又增加註冊專業人士等,既可令更多安全的劏房有機會改裝成合規的「簡樸房」,不同的新安排亦有利於原劏房改裝,為「告別劏房」踏出重要一步。
詳看不同的公開資料,當中較為明顯的要求改變,就在於之前有爭議單位窗戶不可面向天井,新建議放寬要求,只要天井最底層有進出口便符合標準,同時規定窗戶玻璃面積至少須0.1平方米;「簡樸房」最小面積8平方米,地面至天花最少2.3米等要求不變,廁所要有間隔牆及門分隔,亦要有獨立水電錶。特區政府會爭取今年完成立法,預計年底或明年初,就開始為分間房間登記,並接受「簡樸房」認證申請。
在香港,房屋供應以至劏房問題,一直都是社會的「老大難」問題,特區政府最新方案,吸納了各方意見再優化,在取締劏房與減少對劏房戶影響之間,盡量作出平衡,亦考慮到現時劏房租客的福祉。不過,我們仍然不能低估「告別劏房」的難度,例如會有部分業主不夠了解改裝「簡樸房」的具體要求,除了專業人士的協助,可能還需要政府的支援、諮詢服務,讓他們能把自己單位成功改建為「簡樸房」。
此外,則是現時全港劏房數目有超過10萬間,政府審批、抽查「簡樸房」的人手要求也不能忽視。香港「簡樸房」經營者協會主席陳顯熹指出,「如果政府確實到要求及流程,12個月對我們業主是可行的。但現在有11萬間套房,一年最多365日,一天要批核300多間房,對於政府是否有足夠時間完成?」所以,在劏房登記的時段,政府亦要做好審批「簡樸房」的人手以及其他資源準備,打好「告別劏房」的硬仗。
在推行「簡樸房」制度時,會有多少劏房業主會退場,可能仍然是一個較難估量的數目,因此筆者亦建議,政府為「簡樸房」進行審查、登記時,要有預備可能會有原劏房租戶一時之間未能找到合適的「簡樸房」,可能需要政府支援,例如在政策等拆牆鬆綁,為受影響劏房戶提供入住過渡房屋的機會,這也是為少部分劏房戶買一個「臨時居住」的保險。
由登記劏房、諮詢服務、人手審批、過渡房屋安排等問題,每事項都是環環相扣,筆者支持特區政府以至相關部門做好一切準備,這是香港史上首次大規模規管、取締劏房,筆者希望是「最後一次」,從此,香港只有合規、安全的「簡樸房」。
(作者為新家園協會社區發展總監、深水埗區議員、註冊社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