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妮娜
3月29日,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出席香港警察學院結業會操,檢閱29名見習督察及158名學警。他回顧36年警隊生涯,動情分享成為一名警員、除暴安良此生無憾。作為警隊一哥,蕭澤頤即將退休,這次檢閱不僅登上了香港各大傳媒重要版位,也成為內地媒體在顯著位置報道的新聞。上海報業集團旗下知名的時政新聞數碼平台澎湃新聞,更是在今日(30日)微信公眾號第二條的重要位置發布《港警一哥蕭澤頤,將退休》——內地時政新聞平台如此高規格報道香港特區政府官員本地政務活動實屬罕見。
蕭Sir檢閱警隊能得到內地主流傳媒的高度關注,一方面是因為香港警隊在內地人氣頗高,這要歸功於香港發達的影視業產出了不少高票房的警匪片,英姿颯爽的阿Sir們幾乎成了香港的形象代言人,在內地俘獲了一代又一代影迷;另一方面,從娛樂業的互通到新聞資訊領域香港話題的日益增多,反映了兩地互融加速。根據筆者已發布的研究成果,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在海外視頻社交媒體發布的新聞中,關於香港紀律部門的報道點擊率通常都不俗,堪稱香港的KOL。如今這位特區政府的KOL成為內地時政傳媒報道的熱點,客觀體現了內地居民對香港政務新聞的關注度上升。
關注度是動力也是壓力。如何以符合內地居民媒體閱讀或視聽習慣的方式發布資訊,成為未來香港特區政府轄下各司局新聞處面臨的挑戰。首先要過的一關是普通話表達。以蕭Sir檢閱警隊的新聞報道為例,澎湃新聞在《港警一哥蕭澤頤,將退休》文中有一段提到,蕭Sir在當天發言中提到加入警隊對他而言「不單是一份工作,更是他的嗜好及興趣,帶給他無限滿足感」。此處「嗜好」二字在普通話中,通常是指特殊愛好,常有貶義,應當不是蕭Sir原文,因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的點新聞當日報道,並未出現該段表達。根據澎湃新聞,原來這段話是源自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公報的英文版為「passion」,對應中文版則為「嗜好和興趣」,不知是否為英文翻譯至中文的偏差。筆者建議將「嗜好和興趣」修改為「激情」更能妥當表達蕭Sir本意。
中文表達極為玄妙,一字之差可能讓人不知所云,有時不僅表達的意境差千里,更有甚者完全與本意背道而馳。以本港正在大力發展的創科產業為例,在內地普遍以「科創產業」統稱;至於本港俗稱「資訊科技」和內地慣稱「信息科技」、以及本港醫院「深切部」和內地醫院的「重症監護室」等等,諸多對同一外來洋文,或專業術語的表達不一,需要根據內地居民的通常用法進行貼切轉換。儘管人工智能廣泛應用於語言翻譯,但涉及到中文兩地表達不同,此類調整將更多有賴熟悉兩地文化的專業人士牽線搭橋,做好橋樑工作。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