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發言時表示,將於4月2日開始徵收對等關稅,農產品關稅亦將於4月2日生效。關稅政策的最終走向成為各界關注焦點。FOST首席經濟學家馮建林指出,特朗普此次提出的關稅措施,包括汽車關稅在內,具有一定的策略性。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關稅手段來促使各國與其進行談判,並在談判中提出要求,若能滿足則可能減少關稅徵收。
馮建林認為,關稅政策是一個長期且動態的過程,特朗普政府的目標多元,包括解決毒品和移民問題、保護戰略性技術產業、推動產業回流美國、促進貿易平衡以及增加財政收入等。
針對特朗普對關稅政策的態度,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表示,特朗普的態度經常變化,且對等關稅的計算相當複雜。與此同時,由於每個國家的商品稅號不同,需要對比稅率差異,計算過程可能耗時較長。因此,特朗普政府可能會選擇集中力量對貿易量大且逆差大的國家徵收對等關稅,以提高效率。
在談到4月2日即將實施的關稅措施時,馮建林表示,判斷關稅政策的最終指向需要考慮其多元目標。他預計,特朗普政府可能會根據談判情況和各國反應,靈活調整關稅政策。同時,一些對美順差大的國家和地區,如歐盟、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等,以及汽車、醫藥等行業,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
對於特朗普關稅政策對中國的影響,白明表示,由於中國已經對美加徵了較高關稅,因此美國在對等關稅上可能難以找到與中國相當的稅率,目前預計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尋找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關稅差額進行加徵。同時,白明也提到,其他國家可能會根據美國關稅政策採取不同的回應措施,包括報復性關稅或主動示好等。
在談及關稅政策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時,馮建林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經對國際經貿秩序產生了衝擊,包括政治秩序也在發生變化。他認為,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機會,可以藉此與歐盟、日本和東盟等國家建立更良好的經貿關係。然而,對於美國自身而言,長期脫離國際產業鏈和經貿秩序可能會對其國家利益造成損害。
就股市而言,馮建林認為,關稅政策對股市是一個負面因素,這種負面影響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直到市場消化完相關因素後,股市才能走向新的均衡。
(採訪:倪巍晨、李暢|編輯:楊楚依、章芸菲|主持:章芸菲|視頻拍攝、製作:鄭緣瓏)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