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興銀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2023年全國兩會總理記者會上曾講道:「我長期在地方工作,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這番話,對需要敢於創新、勇於破局的香港特區來說,有很深的借鑒意義。
最近一段時間,伴隨着疫情後的強力復甦,加上小紅書的大力推介,麥理浩徑火了,西貢世界地質公園火了,塔門火了。每逢周末,各大網紅打卡點大排長龍,甚至需要等待五六個小時,苦不堪言,以至於部分遊客「避之大吉」。點新聞昨日發表評論《講真D|沒完沒了地等等等》專門提到了這個問題,關鍵就是如何解決。
這方面,內地亦有案例可以參考借鑒。2021年4月27日,「副處長送外賣」的節目在網上刷屏。節目中,北京市人社局勞動關係處副處長王林拜師「外賣小哥」,體驗了一天送外賣的生活。忙完一天,王林感慨:「太委屈,這個錢太不好掙了。」一天的基層體驗,讓這位副處長觸摸到外賣行業真實的工作生活狀態。
這樣讓人「流淌汗水」的經歷,無疑彌足珍貴。只有深入基層,與民眾同甘共苦,才能更及時發現社會痛點,進而在制定政策、執行政策時,更有針對性,切實解決外賣騎手等群體的難處。
回到香港,周末在馬料水碼頭搭船去塔門或東平洲大排長龍的問題,筆者早前也遇到過。不過筆者見到的是,翠華船務公司看到很多乘客排隊,便加開班次,筆者順利坐到了航班時刻表上未有的班次。這也體現了船務公司的市場導向,看到排隊的人很多便加開班次,在幫助乘客解決難題的同時,也能增加收入,可謂一舉兩得。
而在西貢萬宜水庫東壩,就未必有這麼幸運了。雖然西貢萬宜水庫東壩的風景很美,但不少網友在小紅書分享了在東壩等車的悲催經歷,一些網民抱怨等小巴足足等了快3小時才坐上,期間不停遇到「黑的」劏客的情況,更有網民被迫選擇從東壩步行10公里走出去。
相關新聞頻繁見諸網絡,反映的都是一個老問題——西貢萬宜水庫東壩面臨的交通難題。東壩屬於限制區範圍,未經許可的車輛不得進入,這意味着遊客想要出入此地,只有三種方式——步行、小巴或者的士。小巴目前只有新界區專線小巴第9A號線,由北潭涌往返萬宜水庫東壩。該線路僅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運行,20分鐘一班車,每班車只能乘搭約19位乘客。換句話說,小巴的載客量一小時只有不到60人,且末班車為下午6時半。變相如果前方排隊的人數較多,趕不上末班小巴的話,只能選擇乘搭的士或徒步走到北潭涌。
若選擇步行的話,由東壩到北潭涌的馬路長約10公里,需時一般至少兩個小時。加上車路狹窄,步行需小心留意路上的車輛;如果摸黑前行,更是增加了安全隱患。因此,不少不願長久等待的旅客,就選擇了的士。的士如果是正常落旗收費還好,但偏偏東壩有很多「黑的」,專門在現場坐地起價,針對的就是着急返程的旅客,包括很多內地遊客。這些「黑的」動輒加價三、五百元,影響香港作為旅遊城市的聲譽。不知道政府相關部門的領導,是否清楚這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如果不清楚,建議深入基層實地看一下,或者當次遊客實地「體驗」一下,可能就知道如何更好地解決問題了。
當政府官員實地體驗之後,是否可以同小巴營運者溝通,加開特別班次?延長小巴的營運時間?甚至結合當地道路的實際通行情況,增加單層巴士?而針對的士層面,當局可以結合實際情況要求的士明碼實價,甚至是為避免「空跑」而增加起步價;同時,不定期、不定點在東壩等旅遊熱點進行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黑的」劏客等。
所有這些思路和辦法,政府官員在深入基層、實地體驗後,相信會更好發現痛點,推動問題解決。本周末就是清明節連周末的三天假期了,內地同樣有三天假期,相信會有不少港人及內地遊客行山遊玩。能否讓遊客在香港行山遊玩時有更好的旅遊體驗?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閱讀:
(有片)萬宜水庫東壩化身「拍賣會」?「黑的」劏客坐地加價300蚊


